![]()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1、温度
舒适的环境不仅能使鸡只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温度是育雏阶段主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可以发挥饲料的最大效益。温度过低易引起鸡发生呼吸道病和扎堆死亡。判断方法有:一是把温度计悬挂在与鸡背同一高度处测温,春季育雏第一周一般控制在35℃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3℃。二是根据鸡群的反应来灵活掌握温度,这也是饲养户最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温度过低时鸡只尖叫聚堆,温度过高时鸡只则分散并有喘息,温度合适鸡只分布均匀。也可采取温度计和感官相结合判断温度是否适合。
2、舍内空气
鸡舍空气新鲜,可以避免呼吸道病的发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灰尘都能影响鸡的健康,甚至引起死亡。鸡舍中厌氧菌分解粪便和含氮有机物产生氨气,鸡舍内氨气浓度过高时,人就感到不适,加上利用煤炉进行保温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所以应在不降低正常室温的前提下通风,减少鸡舍内有害气体和灰尘的含量。
3、密度
密度过大会造成鸡的生长不平衡,空气中有害气体增多,特别在春季,鸡容易感染大肠杆菌,球虫等,并可使疾病流行加快。所以,肉鸡一般要控制在每平方米8-10只左右。
4、应激
过大的声音、接种疫苗、天气突变等对鸡只是一种不良刺激,常可引起发病。在饲养期间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抓鸡和惊扰。比如接种疫苗前后可以投放抗应激药物进行预防;处理好因气温下降带来的冷应激等等。
四、定期的药物预防
病毒性疾病都是通过疫苗的接种来达到预防的目的,而大部分细菌性疾病则要靠药物的定期投放来达到预防的目的。春季流行的细菌性疾病及寄生虫病主要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球虫病等,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大都与日龄和环境变化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用药预防程序。如:沙门氏菌病易发生于育雏鸡;而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易发生于冬春季等。正确安排用药时间必须首先了解各日龄、各饲养阶段易感染发生的疾病,适时投药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五、尽快处理病、死鸡
经常观察鸡群,尽早发现疾病可以尽早采取措施,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早期觉察疾病的发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每天检查鸡群(最好在早上),注意观察症状特别是鸡群精神,活动性及粪便状态;每天鸡群采食量的观察,一旦剩料较多,可能有一定数量的鸡发病;每晚在鸡舍外静听鸡群有无不良呼吸音。发现问题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