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赊销对于兽药企业或者兽药经销商来说并不陌生,在我国古代就早已出现这种销售模式,但是仔细分析赊销会很明了的看出赊销所带来的利弊。
网上也流传许多关于年底催款的段子,有些让人看了心里着实不是滋味。信用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不论你是一个自然人、一个个体、一个企业,信用的经营都非重重要。经商的常常都讲“诚信为本”,我们个人也讲“先做人(诚信)再做事”。《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可见一个国家的治理对信用的建立也是非常之重要。
可是我们只知道其重要,但是对如何经营、如何管理的认识还非常初级,更有甚者把坚守原则、坚守信用的人说成固执、老实。原先我们说别人老实是诚实的意思,是褒义词,而如今说别人“老实”多多少少包含点尖酸鄙视的味道。
1月15日有一则新闻,说一名当事人无法购买机票,被告知其因被法院纳入了黑名单。后经了解是由于其曾拖欠工程款,被告上法庭,判决后但拒绝执行,因此上了法院的失信黑名单。最后这名老赖主动履行了义务,申请法院对其从黑名单中删除。看了这则新闻着实让我兴奋了一下,据了解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发布了失信人员的有关规定,今天终于看到有了结果。而现在还有多少老赖们仍置身于法外,他们能想到自己哪一天会受到类似的制约吗?而我们难道只能通过法院的黑名单才能束缚这些失信的老赖吗?
反观我们的畜牧行业,不管是生产厂家、经销商、还是养殖户,我们的信用在哪里?我们该如何经营自己的信用管理,我们是否正在经意或不经意间一次次地在透支着自己的信用呢?赊销并没有罪,真正给赊销带来负面影响的是由于赊销都未按约定履约而造成失信引起的。出现这种情况除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如天灾人祸外,多是由于我们缺失信用管理意识造成的。
首先,我们信用意识不强。这里说意识不强,不是说我们不知道信用的重要性,而是淡漠失信引起的后果。因为一般的一两次失信可能无法立马引起什么严重的结果,久而久之就对失信形成了习惯或依赖。比如企业没有按期发放工资,老板就觉得不就是晚几天的事吗?也不影响什么。客户没有按约定期限返回货款,还找借口说自己的款也没有收回来,只是耽误几天。说给5万却给了2万,还心安理得地认为给你2万已经很不错了,等等,这些都是失信的表现。
其次,缺少信用记录管理公众平台、信息不通。用过信用卡的都知道,消费后要按期还款,如果不按期履行还款义务短期可能面临罚息,形成不良记录。多次就会降低信用,严重的可能冻结账户甚至因此走上法庭。可是对于我们个人也好、企业也好,尚还没有这种严格的记录,除非是出现了严重的失信状况,进入了失信黑名单,但是即使进行了黑名单,有的还是变着花样做失信的事情。许人感慨现在社会骗子满天飞,搞得人人相互提防,防不甚防。
第三,有信用销售、没有信用管理。由于行业的竞争,信用赊销是一种常态的手段,但却没有合理的信用管理。做得优秀的企业有账期和授信管理,一般的企业账期都形同虚设。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经营环境恶劣,整体行业经营素质不高;二是不正当的竞争劣币驱赶良币。有这种信用管理意识的企业也很难执行到位。
对于兽药经销商来说,信用是把捅开养殖户市场的利剑。对于兽药企业来说是把打开全国兽药市场的利剑。虽然都说无商不奸,但是无信用就谈不上生存。当你抓住客户在购买过程中所存在的棘手的问题后,解决掉它,这就是机会。对于兽药行业,兽药厂家需要这种机会,经销商需要这种机会,业务员需要这种机会。当然把握不住机会,将会被这个行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