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3月15日,由中国兽药协会主办的“国家兽药质量安全二维码追溯体系下兽药销售渠道改革与重建”兽药渠道营销策略高层峰会在广东省帽峰山成功落幕。本次研讨会围绕着兽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以及新形势下兽药经销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农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受到广东省农业厅和广东省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以及广东省兽药饲料质量检验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和广州市股权投资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协助。中国兽药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向东出席并致辞,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以及广东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全国140多个兽药厂家代表和兽药经销企业代表参会。
目前制售假冒伪劣兽药(疫苗)的违法活动依然时有发生,冒用厂名、冒用药品名称、伪造厂名、伪造批准文号等手段层出不穷,使得假兽药的发现和市场监管工作难度随之增大。
二维码就相当于身份证,通过识读设备扫描,将二维码标识运转信息传到中央数据库,利用网络、开发的软件系统,在公开的数据库中记录,消费者、监管者、企业可通过网络、手机等多种途径检索相关的内容,实现全国兽药产品生产出入库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和责任可追查的目的。追溯系统解决的是“产品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
中国兽药协会耿玉婷处长介绍,2013年全国1804家企业生产总值437.46亿元,销售额
401.83亿元。其中生药企业72家产值104.56亿元,销售额94.33亿元。化药1589家产值332.9亿元,销售额307.5亿元。但研发资金总投入只有25.19亿元,占兽药产业总销售收入6.27%。生物制品发展侧重于疫苗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疫苗新型佐剂和冻干保护剂的研究以及规范诊断制品。而化药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抗寄生虫药、宠物用药、水产用药及猪用食品动物保健品。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所长徐志宏介绍了动物卫生研究所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生产力转化与落地。动卫所长期开展动物疫病防治理论和技术研究、人兽共患病的传播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动物源性食品卫生检验技术研究、养殖环境的生物安全体系研究、新型兽用诊断技术与方法研究、新型兽用疫苗及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建设有三个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广东省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前沿动物保健有限公司、广东省兽医研究所动物医院进行转化。
武汉回盛集团董事长张卫元表示,此次兽药二维码追溯体系的全面启动会将加速企业的规范自律和行业转型升级。他认为二维码作为产品的身份证,是打击假兽药的有力武器,有利于净化市场。他认为目前国内兽药产业相对分散,走向集中是必然结果,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会淘汰落后产能。二维码追溯体系的实施将提升兽药企业及产品的公众形象,提升国产兽药的国际竞争力。
广州市农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利保农资兽医服务连锁超市总经理王勇宏告诉记者,养殖户对于药品的真假性辨别能力低下,缺乏可信任的动物疾病诊疗机构。大部分养殖户需求好药,真药的意识已经增强,科学养殖的意识形态已经萌芽、并具有较强的渴望心态。王勇宏认为,兽药经营企业应该从单纯的销售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承担起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的责任。
河源市康尔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碧东认为,养殖户的消费习惯已经从产品导向的感性消费转变为价值导向的理性消费,对技术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原来“夫妻店”的兽药经营模式应该转型升级为公司化运营,实施服务技术的全面化提升。这不仅仅是形式上实施改变,也要从经营和服务观念上改变。
广州市股权投资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陈怡分析指出,
2013年我国兽药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兴证(香港)预计2015年行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以上,兽药流通领域市场将进一步放大,这个市场容量足以容纳3-5家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低,行业内最大的企业市场份额仅为3.29%,品牌集中度不高,另外行业以单一的业务人员销售模式为核心,以乡镇个体经营为主,终端服务人员素质较低,人才缺乏。这些发展现状都表明,这个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有很多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