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禽蛋在孵化过程中必须进行翻蛋才能获得很高的孵化率。笔者认为种蛋翻蛋可分为两种,孵化前翻蛋和孵化时翻蛋,孵化前翻蛋是指种蛋在孵化前的保存阶段为保证种蛋质量而进行的翻蛋,如果种蛋保存时间不超过一周,在保存期间也可以不进行翻蛋处理;如果保存时间一周以上,在贮存期间要每天每小时将种蛋翻转90度,以防止系带松弛、胚胎贴壳。
孵化时翻蛋是指在孵化过程中为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和受热均匀而进行的翻蛋控制。孵化期间,翻蛋对于种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一 翻蛋的原因
由于蛋黄的脂肪含量较高,比重轻,易上浮,而胚胎又位于蛋黄之上,如长期不翻蛋,胚胎容易与蛋壳膜粘连变干,引起胚胎死亡。孵化中期以后,尿囊和卯黄囊也育与蛋壳膜粘连现象,也能引起死亡。因此翻蛋非常重要。
二 翻蛋的目的
种蛋定时转动可改变胚胎方位,促进胚胎运动,使胚胎受热均匀,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使胚胎发育前中后期血管区及尿囊绒毛膜生长发育正常,使种蛋“合拢”、”封门”良好,使蛋白顺利进入羊水供胚胎吸收,翻蛋还可以减缓水的损失,使胚胎处于湿润的环境并顺利啄壳、出壳,获得新鲜空气,有利于胚胎发育。
孵化过程中的其它影响因素
在实际孵化生产中,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实现效益最大化,不能只看孵化率有多高,应该结合孵化率、健雏率、设备折旧率、电能消耗量、孵化机周转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1 翻蛋角度
无论翻转70度、80度、90度还是100度所消耗的电能相差不多且与孵化机周转无关,然而就孵化率而言,翻蛋90度的孵化率较高,所以孵化机翻转角度选择90度最好。
2 翻蛋频率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孵化率和健雏率都随翻蛋频率的升高而升高。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翻转频率越大越好的,因为提高翻转频率势必会增加孵化器的耗电量,就拿1小时翻转一次与2小时翻转一次相比,翻转频率增加电能消耗也会有所增加,而孵化率只提高2.4%左右,差异不显著。所以翻蛋频率太大经济效益并不理想,那么,翻蛋频率一定要选一个中间值。个人认为,孵化期间的翻蛋间隔以1小时最佳,过长会降低孵化率,影响雏鸡质量,而如果每30分钟翻蛋一次会增加电能消耗,毫无意义。
3 14胚龄停止翻蛋
第14天停止翻蛋比常规落盘后停止翻蛋少4~5天翻蛋时间,可以减少孵化器具的磨损与电耗,并减少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这对设备老化场更有稗益,同时提前停止翻蛋也可以节约能源,增加入孵机的周转次数,大规模实验中,14天停止翻蛋孵化成绩也比较理想,雏鸡售后养殖户反映良好。结果表明,在实际孵化生产中,14天停止翻蛋是可行的。
其实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效果,还要根据情况而定,不同品种不同条件,就有不同的翻蛋方案,在保汪种蛋质量优良、孵化设备运转良好的情况下,对孵化管理制度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胆试验,找出最佳的孵化条件,才能够使优良种蛋和现代化的孵化设备发挥出最佳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