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当今乱世,非流氓或英雄难成其事!先讲几则关于“研发”的业内轶闻,以资笑谈:
某动保外企到中国来发展,国内某部门就要求这家企业报送其准备上市的产品详细资料。但是这家企业发现,在报送的材料还尚未获得批复,其准备在国内上市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了仿制品。但是由于质量控制不到位,这些仿制品的效果比该动保外企推出的产品在效果和价格上都相差好几个档次。仿制品的市场最终被毫无悬念地步步吞噬……
某国内企业的老板在某科研机构买到了一个配方,刚一上马,市场反响就非常热烈。但是该老板总觉得这个配方中的一些内容和自己平时看的药物书籍有出入。在按原配方生产数批后,该老板就遵循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教导——把药方按自己的思路进行了“改进”。半月之后,终端用户纷纷反映药效下降,甚至出现强烈的副作用。最终,该企业以十万计的人民币为代价,替这次“即兴研发”买了单。
另一个笑谈就是研发上的“亦真亦假”,一些企业不愿也不敢申报专利、新兽药,总之觉得放在自己大脑里的“成果”比白纸黑字更保险,事实显示——有些情况下确实如此。也许自己抱残守缺的一些经验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甚至这些“经验”根本就是自己尚未认清其真面目的“谬论”。 这就是“山寨版兽药研发”的门派思维、实用主义胜过了科学思想与信息沟通。
至于企业零研发、口头研发、宣传式研发这些业内乱相、真相,也是业内人士不言自明的诀窍。
我们的兽药业态和畜牧业现状类似:
虽然中小畜禽养殖者不住地由于市场和疫病的因素遭受损失,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广阔、地域差异和以前的积累可以顶住消耗等因素,这些养殖者仍在艰难获益或者是慢性死亡(如果发展速度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不进则退,其事业就在慢性死亡)。
兽药行业同理:虽然中小兽药企业不住地忽视研发或在研发路上不停地遭遇着种种伤痛,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广阔、地域差异和以前的积累可以顶住消耗等因素,这些兽药从业者仍在艰难获益或者是慢性死亡。
其实国内并不缺乏有研发实力的企业,不少学院派创业者所建立的企业从立业之初就具备研发意识,这些企业的发展速度、生存状况多在业内平均水平之上。我们兽药行业的企业应向养殖行业学习,在养殖行业具备实力的企业在整合其他同业者的时候除了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外,规范、可复制的生产技术和对市场的把控力也是强大的砝码。这个“规范、可复制的生产技术和对市场的把控力”可以部分等值为兽药行业的研发能力。
我们行业真正具备能研发符合市场需求产品实力的兽药企业,应以此研发实力为核心砝码之一,去整合一些有区域优势但缺乏研发、缺乏可持续发展力的企业。另一方面,那些尚有一些资金和市场积累,但是在研发、人才等方面屡屡受挫的企业,也应该想想是否可以放弃“山头思维”,成为强大巨人身上一块健美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