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禽病诊治
  • 鸡蛋白质及氨基酸缺乏症-鸡常见代谢障碍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3-0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30次

            家禽蛋白质及氨基酸缺乏症(ProteinandAmminoAcidDeficiency)是指家禽摄人蛋白质不足或消耗过多以及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不足。

           一、病因

           1.饲料中的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含量不足家禽常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在谷物和糠麸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少,营养价值不全,尤其是缺少蛋氨酸和赖氨酸,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则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的种类较为完善。如果饲料种类单一、日粮配合不合理、长期缺乏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可造成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缺乏。另外,家禽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与家禽的种类、品种、龄期、生产性能以及环境温度和日粮能量水平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例如,肉用仔鸡和种用雏鸡的育雏阶段需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量最多,而后随雏鸡生长逐渐减少;肉用型比蛋用型的家禽需要量更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家禽比成年禽高;产蛋鸡从初产到产蛋高峰期需要量较大,随产蛋量下降而相应减少;气温高时采食量减少,此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也应提高;日粮能量水平高时家禽会自行降低采食量,此时也必须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因此,在家禽的饲养中如果忽视上述因素对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上的差异,长期不变地使用某一配方,也会引起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缺乏。

           2.氨基酸的搭配不平衡由于饲料蛋白质的不足,必然会造成氨基酸的缺乏和不平衡;即使是一种氨基酸的缺乏都会影响到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而造成多种氨基酸的缺乏。比如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家禽在利用其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时均受其限制(称为限制性氨基酸),所以长期饲喂含上述三种氨基酸少的饲料时(如玉米和高梁等谷物、糠麸类饲料),其他氨基酸也无法得到利用而造成缺乏。还有某些氨基酸之间存在特殊关系,比如酪氨酸和胱氨酸在禽体内可分别由苯丙氨酸和蛋氨酸转化而成。当前两者缺乏时,家禽对后两种氨基酸的需要量就会增加,而导致苯丙氨酸和蛋氨酸的缺乏。甘氨酸虽在禽体内可以合成,但在雏鸡体内合成较慢,不能满足雏鸡快速生长的需要,所以雏鸡日粮中不注意补充甘氨酸则容易造成其缺乏。此外,某些氨基酸之间的颉颃作用、转化关系等考虑不周,也可造成某些氨基酸的缺乏。

            3.痰病过程中造成家禽采食量的减少食欲下降或废绝,而使蛋白质的摄入不足。如禽巴氏杆菌病、球虫病、消化道炎症及消化功能障碍,均可影响家禽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某些热性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禽结核病、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消化道线虫病等可使家禽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增加;日粮中糖和脂肪的含量不足时,不但使蛋白质分解加强,而且也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

          二、发病机理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禽体细胞和禽蛋的主要成分,肌肉、皮肤、羽毛、神经、内脏器官以及酶类、激素、抗体等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并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不仅维持家禽的生命,而且与家禽的生长、发育、遗传、抗病力及蛋的形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家禽缺乏蛋白质和氨基酸时,会使其新陈代谢发生障碍,造成生长抑制,生产力下降,抗病力降低等。

          三、临床症状

    雏禽缺乏蛋白质和氨基酸时,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羽毛松乱无光泽,身体虚弱无力,精神不振,食欲不良,体温略低,常拥挤成堆;血浆胶体渗透压低而常发生皮下水肿,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下降而导致贫血,增重达不到预期效果。

    成年禽除表现上述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消瘦,产蛋量下降或停止;公禽的精子活力差,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偏低。

    无论是幼禽还是成年禽,由于血液中的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下降,病禽的抗病力差,常继发多种其他疾病而造成死亡。

          四、病理变化

    尸体剖检时发现多数病禽消瘦,皮下脂肪消失,水肿,肌肉苍白、萎缩,血液稀薄且凝固不良,胸、腹腔和心包积液,全身几乎无脂肪,心脏冠状脂肪呈冻胶样。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生长发育缓慢、消瘦、贫血、生产力下降等)和病理变化(脂肪消失、肌肉萎缩、水肿和积液),结合对饲料的分析,一般不难做出诊断。此外,患本病时,血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必要时测定这些指标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六、防治

          1.保证家禽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在家禽日粮配合时,除考虑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外,蛋白质是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谷物和糠麸的蛋白质含量较少,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全。因此,在日粮中要适当搭配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饲料(如豆饼、棉籽饼、菜籽饼、鱼粉、血粉、骨肉粉等)。在鸡的日粮中蛋白质饲料的含量,雏鸡和肉用鸡应为20%左右,产蛋鸡应为14%~16%,其中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应不少于3%。

          2.注意各种氨基酸的平衡和颉颃关系限制性氨基酸的不足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因此,日粮中要注意补充富含这些氨基酸的饲料和添加剂。注意某些氨基酸,比如精氨酸、赖氨酸之间,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之间的颉颃作用,在配合日粮时,增加某一组的一个或两个氨基酸的量,也应提高同组其他氨基酸的量,否则会引起缺乏症。

          3.及时调整饲料配方确定家禽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时,要根据家禽的种类、品种、龄期、生产力、环境温度、日粮的能量水平等因素的不同来调整,不可长时间固定不变地使用某一饲料配方。

          4.注意饲料加工调制在配合饲料时,应注意蛋白质的品质,品质差的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不齐全,含量也较少。此外,在饲料调制方法上,比如加热处理的豆类,温度过高时会降低赖氨酸和精氨酸的活性,使胱氨酸受到破坏,降低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