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视点
  • 乳业怪现象:喝不起、卖不动,倒奶,是谁惹的祸?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1-17  发布者:佚名  共阅983次

     这些天来,看透了乳业起伏的山东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马不停蹄。先是对山东省内各地奶农生存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又到全国各地参加行业研讨会,这两天则不断接受媒体采访,为奶农和中国乳业呼吁。
      “2014年全年进口乳粉约110万吨,比2013年的85万吨增加了25吨左右,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这部分有影响,但不至于把国内市场搞乱。”张志民在给记者发来的调研报告中称,“这次事件充分暴露了国内乳业的深层次矛盾,即两个方面的‘失联’:一是乳企和奶农两张皮,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二是乳制品生产、加工和消费环节失联,于是造成喝不起、卖不动和倒奶同时存在的怪象。”
      应构建产业链利益共同体
      1月14日,一位山东胶东半岛的奶农张勇(化名)向本报记者抱怨道:从事奶牛养殖7年了,也有过艰难的时候,但当时饲料成本是如今的1/3,一年下来还有利可图。“但如今要承受不断上涨的养殖成本压力,同时生鲜奶收购价还一落再落。”
      “刚接到通知,每公斤又下调0.15元。”讲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口气,“唉,没办法,走一步算一步吧。”
      另有一家奶牛场负责人介绍,他的奶牛场每天产奶3.7吨,乳企只收3吨,其余700公斤只能以2.5元/公斤的价格处理掉。“现在也不敢给奶牛吃好草好料了,多产奶反而成为头疼事了。”该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
      张志民根据调研发现,乳业链条存在三种情况: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自产自销模式;东营胜大奶牛场等中小规模奶牛场直接兴办“鲜奶吧”的产销一体模式;奶农单纯与乳企签订购销协议的两张皮模式。
      他认为,第三种模式的奶农是此次受损最严重的群体,购销协议上规定价格“随行就市”,话语权完全掌握在乳企手中,加上租地、用工、上设备和能源环保等成本增加,奶农利润和生存空间进一步遭受挤压。
      关于这一点,龙丹乳业总经理高扶良向本报记者称:“从目前的混乱局面来看,单独从奶源或消费市场去采取措施,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现在需要系统性地,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去开药方。”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中国乳业格局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张志民介绍,如今奶牛、玉米、苜蓿草、设备等都是进口的,而国外的饲草、饲料种植效率,中国是难以比拼的。不过,他认为,虽然要面临人多地少、土地流转成本高、环境保护压力大等局面,但是并非不可以降低奶牛养殖成本。“应该向以色列学习,用自己的饲草和饲料,通过技术培训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来节本增效。”
    请收藏或分享到到微信朋友圈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微联
    友情推荐  兽药直销网   www.eshouyao.com
    公众帐号   微畜牧    微信帐号 weixumu
    公众帐号   养殖联盟  微信帐号 eshouyao
    主编微信  ar114net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