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在这养猪业的低谷期,大家最想探讨的肯定 是猪价什么时候能涨起来,但这个谁说了都不算 。所以还是认认真真来研究一下怎么取得相对竞争优势处于不败之地更重要。
一、生产水平与效益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效益不好完全是因为行情不好所致,不去找自己的问题。这可以让自己心里好受些,但麻痹自己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必须认识到行情不好并不是不盈利的唯一的原因 。
20 13年行情不好,但一些优秀的规模猪场养猪为什么又赚钱呢?所以,除了行情之外成本也是决定猪场效益的关键因素,我们都知道“利润=(销售价格-单位成本)×数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销售价格是由市场供需所决定,所有人都想改变,但都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有成本 。
1、母猪年提供 断奶仔猪数 (简写 P SY )对断奶仔猪成本的影响一头母猪一年不论生多生少,他的成本费用大约在都在6000-7000元左右 。
断奶仔猪的成本= 每头母猪年生产成本费用 6340元/PSY 。PSY的越高断奶仔猪成本就越低。如表2。根据全国的母猪数和出栏肥 猪数及成活率可以推数出中国PSY的平均水平为 15头左右。以15头水平的平均成本423元为保本点,一个1000头生产母猪场如果能将PSY提高到25,仔猪成本下降到254元/头。如果按行业平均成本价销出去,就可以实现利润 422万元。 PSY每提高1头,每头断奶仔猪平均成本就可以下降 16.90元。
2、育肥场料比与成本的关系
料比每下降0.1,每头100 kg猪的成本就会下降 29 元。
3、育肥成活率与成本的关系
按死猪的平均成本为800元计,死淘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每头肥猪的成 本平均就会增加 9元以上。从以上3个指标对成本的影响,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猪场亏损时同行业还会有较高利润的猪场。
二、中国养猪场低水平的原因
1、场内自繁自养的生产体系不合理
畜牧行业的人士都知道,全进全出是控制疫病的最好方法,而场内自繁自养无法实现全进全出,猪场的病会越来越多。这是我们很多猪场生产水平低的关键原因。
场内自繁自养一般中小场很难精细核算料比等生产指标:管理中就很难找不出问题并进行改进 。也无法准确考核员工绩效,不便提高员工积极性。
2、疫病防控问题多
猪场隔离条件差:中国养猪场无序分布,很少有猪场能做到周边 3公里无猪。所以疫病很复杂。
疫苗、药品有效性问题:市场上疫苗药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不对型的问题,有污染的问题,有含量不足等问题 。
免疫程序不科学:很多猪场无抗体检测能力,不能根据抗体水平来决定是否免疫,所以免疫效果会受影响。
药品使用不合理问题:乱用药物。抗药性普遍。真正需要用药时很难找到敏感的药物 。
引种的健康问题:从不正规公司、健康度不高的猪场引种,把各种疫病引进猪场。
3、繁殖技术问题
人工受精技术差,配种受胎率低:带来非生产天数高,年分娩胎数少。PSY肯定高不了。
流产多:因为疫病、管理等原因母猪流产。
产仔数低:种猪遗传基 因、管理、营养等原因可以造成产仔数低 。
产死胎多:疾病、管理等原因造成死胎。
4、饲料选用问题
很多中小猪场不太重视饲料营养,只看价格不看品质,造成猪营养不良,表现为:母猪 太瘦、仔猪初生重小、断奶仔猪体重不达标、母猪断奶 7 d 内发情率低 。
劣质饲料可能使用霉变原料 ,造成猪霉菌毒素中毒,表现为:母猪外阴肿大、猪抗病力差、呕吐等现象。
5、种猪质量差
种猪是决定生产水平的内因。 种猪不好将带来:胎产仔少、后代育肥料比高、后代遗传性疾病多、育肥猪应激大、发情不明显、抗病力差、腿细淘汰率高等等。
6、硬件设施差
冬天冷,为了保温不通风、仔猪因冷、嗅、湿而死亡率高。
夏天热、母猪吃料少、仔猪初生重下降、断奶仔猪体轻。育肥猪生长慢料比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