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综合防治
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率,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的最基本和有效途径,虽然当前养猪场都经过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每到夏季由于外界环境高温引起的母猪热应激,导致母猪采食量减少,哺乳性能下降,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发病率上升,同时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仔猪腹泻率高,成活率下降等一系列影响养殖效益的难题,因此,如何正确分析母猪夏季高温环境下繁殖生产水平下降的原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夏季气温常在30℃以上,而母猪在温度达到26℃时就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在外界大环境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控制猪舍内小环境及采用保健营养调控可以有效降低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
保证充足清凉饮水,抑制猪体温上升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高温环境下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有试验证明,猪饮水和采食量比例随环境温度升高和增加,在气温7-22℃时,饮水量和采食量比例为2.1-2.7:1,而气温升高到30-33℃时,这一比例升高到2.8-5.0:1,由此可见,充足饮水对猪在高温条件下的健康和繁殖是绝对必需的。
在夏季气温达到26℃时就应该用排气扇,30℃时应用大风机向外排风,保证舍内空气流通和新鲜,有条件的猪场可在猪舍边种树减少辐射,还可用遮阳网覆盖,效果很好成本也低。
当舍内温度较高时可用滴水,喷雾水帘等方式降温,据观察通过滴水,舍内温度可降1-2℃,喷雾可降温3-4℃,当舍内温度达到30℃时应至少每小时喷雾降温一次,并同时配合电风扇使用效果更佳,采用水帘降温也可起到同样的降温效果。
夏季天气具有早晚较凉,中午酷热,昼夜温差极大的特点,动物的产热的规律一般在喂料后1-2小时产热达到最高峰,所以每当进入炎热季节,猪场都应该改变饲喂时间,早上可在7点以前,晚上应在7点以后,另可用混拌料加青绿饲料来提高适口性,促进采食。
高温季节母猪采食量少,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提高日粮的氨基酸水平能缓解高温应激,增加采食量,改善母猪生产性能,增强维生素营养有利于促进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常分泌,降低生理应激,有助于热应激条件下的母猪维持正常体温,提高饲料转化率,另外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能起到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可以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状态提高母猪抗热应激能力。
母猪出现高度热应激时,一般表现为体温快速升高,精神狂躁,明显气喘等外在表现,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如果短时间内部采取救治措施,母猪很快就会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应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对出现高度热应激的母猪进行紧急救治,经过笔者的实践总结,采取以下措施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首先采用冲凉加电风扇的方式物理降温,其次给母猪输液加碳酸氢钠和呋塞米松防止机体酸中毒和肺水肿,再配以安乃近或氨基比林等降温退烧药物治疗,如母猪过于狂躁可适当使用镇静亚无减少母猪活动增热,对于反复出现高度热应激的母猪应早淘汰,减少损失。
我们应该明白养猪生产中,母猪的饲养管理具有“滞后效应”,即现在母猪的生产成绩是前期打下的基础,而目前的生产成绩又将决定以后的生产状况,因此,在高温季节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方面的工作,确保母猪发挥最高生产潜力,更大限度提高生产能力,打造猪场平安生产和猪场持续发展创造更高经济效益。
江苏泰州市鹏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http://www.pcdw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