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奶牛规模化养殖路径在中国的探索!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2-06  发布者:佚名  共阅713次

     事实上,在中国,奶牛的规模化养殖之路一直处于探索之中。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为加强监管、保证奶源质量安全,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大力推动规模化养殖,并逐步形成了奶企自建牧场、规模化牧场、养殖小区三种规模化养殖的形式。河北省更是从2008年10月便开始采用政府补贴和提供银行贷款的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兴建奶牛养殖小区。
      但是,规模化养殖在经过5年的突飞猛进之后,其弊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暴露出来。2013年下半年,国内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奶荒”之中。为此,中国证券报记者曾远赴山东、内蒙古、河北等奶源基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在内蒙古,记者看到,因为收购价太低,奶农纷纷卖牛宰牛,奶站无奶可收被迫关门,规模化养殖远远不能弥补奶农退出留下的空白。而在养殖小区流行的河北,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养殖小区解决了统一挤奶的问题,对提高奶源质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养殖小区说白了还是‘集中散养’,养殖方式依然粗放。”
      如今,以现代牧业为代表的“万头牧场”模式又屡屡出现问题,中国的规模化养殖到底该何去何从?“从世界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其奶业发展都经历了奶牛存栏量不断下降的过程。比如说,1944年美国奶牛存栏量在2000万头以上,可现在仅930万头,但牛奶总产量却从4000多万吨上升到了8000多万吨,因为单产提高了。当下中国散户的退出和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放到历史的角度来看,也是结构调整的一种必然趋势。”李胜利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规模化养殖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其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乳业的规模化养殖路径。
      “无论是新西兰、美国,还是欧洲,奶牛养殖都是以家庭牧场为主。而中国除了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外,以农户为主体发展家庭牧场相对于企业也有先天优势,因为农户有自己的土地,也有一定的饲料来源,在价格波动时抗风险能力要比企业强。中国的土地政策和环境政策也决定了家庭牧场会成为将来规模化养殖的主流。”内蒙古农牧科学院总畜牧师、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金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在“万头牧场”于全国快速扩张的同时,“家庭牧场”也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起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河北调研时发现,很多家庭牧场正从养殖小区中“孵化”出来,在散户大量退出的同时,大户通过收购散户卖掉的奶牛进一步壮大。行唐县东安乡奶农刘建辉,便在2012年11月份一下子收购了多个散户卖掉的50多头牛。
      “不得不说,中国规模化养殖的路径仍然处于探索的初期,无论是‘万头牧场’还是‘家庭牧场’都会长期存在下去,到底谁会最终胜出或许会随着市场发展的变化逐渐清晰起来。”宋亮表示。
      通山牧场事件最终以承诺全部搬迁而暂告消停,但现代牧业因此遭到的损失却在资本市场上引发估值分歧。
      德银对现代牧业维持“沽售”评级,他们认为,搬迁将影响企业生产能力,并会增加废物管理成本和资本开支;而且,通山的搬迁可能只是一个开端,其他牧场是否出现连锁反应将成为新的风险因素;另外,品牌形象能否在近期负面报道中避免受损也成疑。
      瑞银则对现代牧业维持“买入”评级,他们表示,从现代牧业管理层了解到,公司与下游客户的合同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除了倾倒原奶损失约人民币(6.1502, 0.0007,0.01%)600万元收入外,牛群与设备搬迁的费用以及部分设备不能搬迁的损失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此次事件是独立事件,其他地方不会发生同类型事件。

    请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微畜牧是畜牧行业移动互联网营销平台,致力于畜牧行业的营销变革。为您提供行业热点分析,信息交流和技术指导,以及最佳传播!在这里,让你读懂中国畜牧!
    ▕ 关注微畜牧,知行业冷暖!不关注微畜牧,关注谁?
    ▕ 微信账号:weixumu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