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深秋时节,亦是秋冬两季过渡的时节,日照时间越来越短,空气湿度大幅度减小,气温逐渐降低,鸡群的饲养管理进入关键时期,尤其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防寒准备。不论养鸡场规模大小,都应在冬季到来之前,对鸡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维修,堵死墙壁裂缝,更换门窗玻璃。同时还要搞好供暖设施的准备与安装,特别是使用燃煤炉取暖的养鸡场,一定要重视检查烟道和烟囱,发现漏烟、漏气时,及早封堵、更换或进行改造,准备充足燃煤。
2.合理配制日粮。深秋季节昼夜温差加大,夜间鸡体消耗能量较多,给鸡群配制饲料要适当提高能量水平,一般可高出正常标准的5%~10%,以提高鸡的夜间御寒能力、维持蛋鸡正常的产蛋量。
经过漫长产蛋期和炎热夏天的考验,深秋季节产蛋鸡体力疲乏、体质下降,此时应多喂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保证尚未换羽的鸡继续产蛋,促进已换羽的鸡迅速长全羽毛,尽早恢复产蛋力。在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每千克日粮中添加200毫克,或添加小苏打,用量为饲料量的0.1%~0.15%,不仅可以提高鸡的产蛋率,还能增加蛋壳厚度,防止因蛋壳破损而造成经济损失。
3.重视日常管理。每天投料、喂水、拣蛋时,要仔细观察鸡群的神态、食欲与饮欲,还要注意查看粪便的颜色与形状,若发现鸡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或粪便异常,应及时挑出,做好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在时令变换季节,鸡神经非常敏感,对外界刺激易产生不良应激反应,因此,在投料、喂水、拣蛋、清理卫生时,动作要尽量缓慢一些,防止引起不良应激反应而导致停产或诱发疾病。注意收看、收听天气预报,大风、寒流天气,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4.注意补充光照。秋季自然光照时间变短,为维持产蛋鸡正常的产蛋曲线,对产蛋鸡应适度补充光照。每天可开灯2次,第一次在凌晨4:00~5:00开灯,照至天亮后关灯,第二次在天黑时开灯,照至晚上8:00~9:00时关灯,阴雨天气光线不足时,白天也可开灯补充光照,要保证蛋鸡的光照时间每天都稳定在16小时。
5.合理调整群体。入冬前,及时淘汰老鸡群中的低产鸡和开产鸡群中的瘦弱鸡。未进行人工强制换羽的老鸡群,应将已经换羽完毕的母鸡分出,形成新的群体,重点保留冠髯鲜红、耻骨间距大、肛门湿润松弛、腹部柔软有弹性的母鸡。
6.搞好环境消毒。深秋季节虽然温度、湿度低,但病菌繁殖依然旺盛,且秋冬季还是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因此,环境消毒、用具消毒、饮水消毒同样十分重要。封闭式鸡舍每周仍须进行1次带鸡空气消毒,舍外环境可使用3%~4%烧碱喷雾消毒。鸡舍内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器具,可用百毒杀溶液浸泡消毒。打扫粪便用的车辆、扫帚、铁锨等用具,也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菌毒净和百毒杀在蛋和肉中无残留,可用于饮水消毒,但实施饮水消毒时,药物浓度必须依规定准确配制,不能有丝毫含糊。
7.堵死防疫漏洞。秋冬季节,家禽易发多种疫病,如禽流感、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病预防的主要原则是搞好环境消毒、及早进行免疫接种,要对照免疫接种计划表、免疫接种记录表和秋冬季鸡常发病免疫程序,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和分析,及时补种疫苗,以便堵死防疫漏洞,保证鸡群安全渡过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