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11月8日上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会议以“预防控制疫病,保障畜牧生产”为主题,共邀请了相关领域的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上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
陈焕春介绍,此次同时召开的还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以及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猪病防控技术研讨会。本次学术年会共征集论文500篇,且论文水平普遍有新的提高。年会期间将组织专家评审优秀论文,颁发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论文提名奖。同时按照惯例,大会还资助了近200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免费参会交流。
廖明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明显的发展,拥有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等情况,同时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和参会代表来校指导工作,交朋会友,并欣赏学校独特优美的校园环境。
刘秀梵表示,目前世界各地对禽流感的防控策略主要包括扑杀、监测根除和疫苗免疫。结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有关流行历史,半数以上流行范围都未超过3个农场便被扑灭。因此对新发传染病首选的控制策略是在爆发或流行早期进行扑灭,不能过分依赖疫苗和滥用疫苗,必须认识到疫苗是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杨汉春认为,现阶段对PRRSV(蓝耳病病毒)的致病机制与宿主免疫机理的理解仍然不够透彻,无法制定出完善的防控策略。对此,杨汉春对猪场PRRS(蓝耳病)活疫苗的普免表示反对:“如果一味依赖疫苗,PRRS永远控制不好。”建议抛弃依赖疫苗的思想,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并倡导和推行PRRS的区域控制和净化。最后他还表示,国家有两个关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项目正在进行当中,希望项目能在相关问题上作出解答。
陈化兰表示,人感染H5N1的死亡率高达60%,尽管目前自然分离到的H5N1还不具备空气传播的能力,但由于具有与甲流等病毒发生重组突变的可能,H5N1仍具有很强的潜在威胁。她还表示,H7N9不会像SARS一样突然消失,如果不能将改病毒彻底根除,这个病毒将有可能通过在家禽体内复制变成高致病性的病毒,甚至可能通过突变而使得该病毒具备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