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视点
  • 在一头猪上读懂自己
    来源:新牧网  发布日期:2014-11-10  发布者:佚名  共阅720次

      “到南方去,到南方去,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海子)1984年4月,在写给画家梵高的一首诗中,诗人海子声声呐喊,呼唤彷徨的人们背上灵魂上路,至今深深地打动我们。

      30年后,在2013年南方新人晚会上,血气方刚的我写下诗篇:“在南方,就在南方,你的血液里将会有尊严和希望!”那时候的我坚信,在南方报业开始媒体生活是正确的,从此我也心怀感恩,跟着289大院的节奏怡然自得。

      说起与媒体结缘的日子,可谓机缘巧合。十年前的暑假,我们村有一户穷人家,兄弟两人同时以高分考上中山大学,经由当地日报、晚报报道后,缓解了穷苦人读不起书的燃眉之急。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至今鲜活在目。那一年,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媒体,渴望能像记者一样,我手写我心,帮助穷苦人。

      后来大学期间学习公共管理,读了几年的南方周末,为评论员针砭时弊、指点江山的那种书生意气而振奋。于是,我记下了南方周末,记下了“在这里,读懂中国”。

      2013年大学毕业,因放不下文字爱好与三农情结,我选择了在南方农村报工作。在面试中我写下:为乡民乡土执笔,以服务三农为业。那一年,我认识了彭进老师,一个非农学出身却深扎在养猪产业八年之久的南方名记。在围城般困惑与徘徊中,彭进老师曾写下口号自勉:“在一头猪身上,读懂中国。”

      于是,我的记者生生活也开始围绕着一头猪而转,尝试着从一头猪上厘清养猪产业,进而读懂中国社会现状。后来,慢慢地我又意识到,人的精力有限,读懂中国并非易事。随着工作中困惑越来越多,我听到不少小伙伴们的彷徨与惆怅。现实与理想总会有落差,为避免迷茫走丢,于是,我不停地告诉自己,工作纷纷杂杂,我只求“在一头猪上读懂自己”。

      是的,“在一头猪上读懂自己”,这是一个进行时的状态,而在路上正是一个记者的最佳状态。

      去年因为新人入职的缘故,有幸从农财部到发行部轮岗学习,别样的“卖报纸”体验让我心存感激,96天下乡走街拜访300多家农资店,也让我迅速积累到行业采访的资源。

      “百日发行”期间,我与南农发行部的小伙伴们一起,走访了广西梧州、玉林、北海以及广东的阳江、云浮、肇庆,将科技下乡直通车开进恩平、汕尾和惠州。在一线地级市各重点农业镇,拉横幅、贴海报、派传单、制作户外广告,扫街扫镇拜访农资店,倾听农民艰难与诉求,传递科技资讯并协助维权。

      琐碎的工作其实也极具挑战。还记得,第一次促销报纸杂志中大获全胜的惊喜,派出名片被拒收甚至被轰出店的各种尴尬,还有那烈日暴晒中口干舌燥的考验,突发拜访中被当地养猪大佬冷落的困囧,遭遇阵雨侵袭与弹尽粮绝的无奈等待。以及单独下乡时,抱着满袋宣传资料暴走,直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看到老牛暮归时的瞬间感动。

      忘不了,在前往阳春市永宁镇邮局的路上,与同事一起,雨中驱车翻过近900米的高山,几小时不见路人,生命脆弱的担忧偶尔也会刺激着神经。当阳东县某镇投递员双手紧握着我,就像故人般对我说:“啊,你们来了!” 手掌的粗糙与温暖,至今想起还走心。

      经过在两广地区的“百日发行”,我的内心有了更强烈的声音:农村乡土的温度,农业的厚实,农民的淳朴,这些都是驱使我前行的原动力,而扎根乡土的文字将更有生命力,这些让我感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饱满。

      后来,我更多地接触到有关养猪业的采编工作,也逐步对养猪业有了自己的认识。如操作“三水最大猪场欠债4000万,债主连夜抢走2000头母猪”,以及“广东四会市一台资猪场捐款800万跑路”等系列猪场破产的新闻,让我切身认识到农业的脆弱、农民的无奈。

      虽然在一线奔跑中会有困难和困惑,但是,那未入城已先闻到猪粪味道的瞬间振奋让我明白,是的,我愿意理解和记录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而猪粪味这种特有的职业味道给我激情。在一头猪上,我读到了我想读懂的三农缩影。

      在一头猪上读懂自己,是在围绕一头猪的采编工作中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还有如何去做。我知道,为了更好地读懂三农问题,听到和写出更多乡土故事,我愿意奔走在村头巷尾的角角落落,接受在路上的酸甜苦辣咸涩麻。而要读懂三农、写下历经浪淘仍有温度的文字,我应该继续坚持用脚做学问,在乡下行走中丰富自身文字的血肉。

      怀有玫瑰的人心不容易长草,有所追求的生活也不容易迷失。

      去年,2013年的南方新人同样充满理想和活力。“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如今一年过去,因为各种缘由,陆续有小伙伴离开了媒体行业,而有个声音澎湃如昨,因为我知道,在一头猪上我已读懂了什么,还需要读懂什么。

      外行人想做专业事,追梦人想要梦成真,其中困难与迷惘必然存在。一年多来,我也会纠结于是否耗费在一头猪上太多精力?追问这是否是一份可以当作事业的工作?也会因为工作太忙碌而减少阅读充电的时间,继而猛然间产生一种被掏空的恐惧感。

      但来自师长的鼓励和指引,驱走了我的恐惧和迷茫。年会上,原南方周末主编江艺平老师的执手勉励;论坛上,政治学者俞可平教授的慈和鼓舞;平日中,来自前辈小伙伴的友善帮助。这些都给我力量,让我坚信,人生路,不需扬鞭自奋蹄。

      在一年多工作的磨砺中,我在操作层面进一步认识到什么叫职业素养比新闻理想更重要,也小心翼翼地让自己想做的事情落地践行。尝试着突破非农学专业做畜牧行业新闻的瓶颈,秉着边走边学的学习态度,在迷茫不解时不断告诉自己,是的,复前行,将豁然开朗。因为现在的我坚信,只要能在一头猪上读懂自己,就能够成为一头特立独行的猪。

      人走的路径范围越宽广,人生的意义越大。前路漫漫,或有风雨,但求不忘初心。如果感觉迷乱,感觉艰难,那就念念不忘前辈钟怡群的寄语,“灯稀月冷霜露下,且听风吟且徐行。”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