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大部分药物都要通过肝脏才能转化、吸收,另外肝脏还是机体最大的腺体,它在机体的胆汁生成﹑凝血﹑ 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同时肝脏也是非常重要的屏障机构,所以易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害发生损伤。常见的生物性致病因素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其细菌和寄生虫的代谢产物等。常见的化学性致病因素有:重金属、氯霉素、利福平、磺胺药等。以及一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如硒、氨基酸、鱼肝油等。以上因素均可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损伤,可引起肝细胞的代谢障碍,导致肝脏变性、坏死、出血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现在将一些较为常见的几种疾病简介如下:
一、大肠杆菌病
本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多病型性的疾病,各个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但引起肝脏病变的肝周炎型多发于育成鸡。其病理变化为肝脏稍肿大,表面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整个肝脏表面有一层黄白色的肝包膜。本病在临床上应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鉴别。
二、沙门氏菌病
1.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一种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肝脏出现大量的局限性坏死灶,呈现淡灰黄色的小点状,且大小不一。另外还可出现肝脏肿大,呈砖红色,有出血斑点及条纹状出血。
2. 禽伤寒:本病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鸡、鸭、鹅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其病理变化可见到灰白色粟粒状的坏死点。亚急性病例肝脏多呈淡绿色或古铜色,质地脆弱,并散在着灰白色坏死灶。
3. 禽的副伤寒:本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各种家禽对本病均易感,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常呈古铜色,表面有大量的灰白色坏死灶及点状或条纹状的出血。另外本病还可见有盲肠内形成干酪样“栓子”等其他病变。
三、禽霍乱
本病又称禽的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理变化为肝脏肿大,色泽变淡
呈土黄色,质地脆弱,且肝脏表面散在着大量的“针尖样”的出血点。十二指肠呈“红布样”出血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