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视点
  • 疫病成生猪产业发展首要“瓶颈”,如何破解?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17  发布者:佚名  共阅902次

      10月8日,由山东省农科院畜牧所主办的2014年山东省规模猪场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暨山东邦基集团养猪发展高级论坛在济南举行。行情的长期低迷似乎并没有影响生猪产业链上从业者的热情,600多名与会者将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论坛邀请省内外数十位专家到场,讲座主题虽涉及猪场经营、管理、繁殖、育种、疫病等各个方面,但引人注意的是,现场做主题报告的专家中,50%都是以“疫病”为主题,甚至有专家认为:“近10多年来,我省养猪产业没有明显进步和提高,养猪产业遭遇瓶颈,疫情造成的高死亡率是首要原因。”
      流行性腹泻绕不过的话题
      以疫病为主题的专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冯力率先以“仔猪腹泻病原性分析及防控措施”为题,全面分析了猪腹泻病的危害、病原、监测及防制。接着,国家生猪现代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重点负责猪群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主任张桂红,报告了生猪流行性疾病的最新进展及防控措施。张桂红在诸多流行疾病中,把猪腹泻病放在首位。她说,腹泻病不仅在中国流行,也是全球高度关注的疾病,美国自去年4月15日出现首例仔猪腹泻后,流行至今,死亡率在50%以上,并且毒株与中国相似。张桂红认为:对生猪腹泻病,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同时,该病的防控,用自家肠道组织灭活苗,病原量一定要高;返饲虽然可降低仔猪发病及死亡率,但危险性大,并且反复返饲可导致疫情持续较长时间。
      随后发言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刘思当、山东省农科院原种猪场场长王诚也不约而同谈到了生猪流行性腹泻。刘思当说,该病之所以难以预防,在于“社会上高度期盼的高效新型病毒性腹泻疫苗一直处于难产状态”,导致目前只能用猪流-胃二联灭活疫苗予以代替。
      蓝耳病最常见、最严重
      刘思当在报告中说,在山东省当前流行的猪病中,既有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这样的重大疾病,也有腹泻、呼吸道、繁殖障碍等综合征,还有气喘病、多型大肠杆菌等难以解决的细菌性传染病等,其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仍然是蓝耳病。蓝耳病为何在我省一再爆发流行呢?刘思当分析:一是高致病性变异毒株已广泛散播;二是传染性强,曾患过蓝耳病且血清抗体已呈阴性的猪群仍具有传染性;三是蓝耳病疫苗质量有待于改进,即使效果较好的活苗仍存在许多不足甚至重大隐患;四是存在众多诱发因素与混合感染,尤其是饲养方式不科学和猪瘟、圆环病毒病及霉菌毒素中毒病的影响。
      对蓝耳病的防控,与会的专家都表示,现阶段除了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健康生物安全体系、做好饲养管理、疫苗接种、野毒驯化等常规措施外,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张桂红援引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朱汉守的话说:“当前蓝耳病毒控制中的难题很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蓝耳病毒有很多种亚型,而且到底怎么分型还不能准确知道,”“清除病毒并不难,但净化的关键在于以后如何继续保持阴性,防止重新再感染。”张桂红说,防控蓝耳病有不少可行、有效的方案,但所有的方案都有失败的案例。
      标准化管理减少猪病根本途径
      正是由于生猪疾病的层出不穷,王诚认为:“近10多年来,我省养猪水平没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养猪产业遇到瓶颈,疫情造成的高死亡率是首要原因。”在很多猪场现在的状态是:外部环境稍有“风吹草动”,猪群就会出现波动,搞得养猪人天天战战兢兢,神经兮兮。
      那么,面对现在的生猪疫病现状,有什么解决良策呢?
      “不能等有病了再去想怎么治病,而应该按照标准来规范化管理猪场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省农科院畜牧所高级兽医师林松对记者说,养猪犹如开车,按照交通规则走,人车都平安;不按交通规则走,人车都易出事。饲养员犹如司机,只一味研究猪病如何治疗,就如同天天在研究车坏了怎么修。这完全没有必要。减少猪病的关键在于是否按照标准操作。
      张桂红的观点与林松如出一辙。她建议养猪场应把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确实确实贯彻到生产实践中,不要只关注疾病,要加强环境控制、加强饲养管理、重视动物福利。
      如何在实践中落实养重于防?按照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在哪里?记者在论坛现场获悉:由省农科院兽医所研究员武英、成建国主编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不久前刚刚由金盾出版社出版。该书20万字,从猪场建设、种猪繁育、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生物安全、生态保护、备案管理等方面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办法、规程,结合生产实际,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能给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给予一个清晰系统的指导。“这是2005年国家推行标准化养殖以来,最贴近生产实际、指导性最强的一本书,与国内其它同类书籍比,是最新的,在省内来说,是第一本。”该书主编之一、省农科院畜牧所研究员成建国这样介绍。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