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视点
  • 抗禽流感功臣辛朝安因病在广州去世 享年72岁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08  发布者:佚名  共阅805次

    辛朝安

    教授,博士生导师。1944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曾担任农业部“养禽与禽病防治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首席专家。他主持的“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非典溯源研究中,他也曾作出重大贡献。其先后获得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南粤杰出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虽然禽流感疫情仍会不时在全球各地爆发,还会出现人感染死亡的病例,但对于国内群众而言,早已不再谈虎色变,这得益于我国对于疫情的成功控制——著名禽病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辛朝安早在1997年就成功研制出了“禽流感灭活疫苗”。

    10月4日,华南农业大学发布讣告,辛朝安教授于2日在广州因病去世,享年72岁。直到去世前,他仍专注于多种传染性禽病的研究,他的去世是我国兽医学界的重大损失。

    战禽流感,他功不可没

    辛朝安走入公众视野,是因为他在抗击禽流感中的杰出贡献,当时他已年届六旬。

    2004年初,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爆发禽流感疫情,并出现人感染死亡的病例。此次疫情很快波及到广东,2004年1月30日,揭阳市揭东县曲溪镇一个个体养殖场1300多只鸭死亡,后被诊断为禽流感疑似疫情;1月31日,潮安发现疑似禽流感疫情;2月4日,罗定、海丰发现疑似禽流感疫情……

    然而,从曲溪镇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到3月9日深圳野生动物园疫区解除封锁,广东省完全扑灭禽流感疫情,前后只用了40多天的时间。其中,辛朝安功不可没,他所研制的“禽流感灭活疫苗”成为广东省以及全国控制禽流感的最有力武器。

    深谙民情,疫苗最实际

    人们称赞辛朝安是“先知先觉的人”。辛朝安对学生们面授“秘诀”:“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把握规律不仅需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对现实的准确判断,更需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这样才能做到眼光超前。”

    “我是一个现实的人。”这是辛朝安的自我评价。禽流感属于高致病率的一类传染病。当时,国际上对付禽流感比较通用的做法是:扑杀。这种办法干净利索,将病例和病源一同毁灭,也易于操作。但辛朝安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研究疫苗。

    作为农民的儿子,辛朝安太了解中国农村了。他知道,在中国的大多数地区,农民养鸡养鸭养鹅,以分散放养为主,与西方规模化、工厂化的养殖模式不同,一旦禽流感暴发,很难准确判断出哪些家禽被感染了,哪些还没有被感染;一年养到头,农民就指望着鸡鸭鹅换点钱,如果因为出现禽流感疑似病例就将家禽全部杀掉,对他们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对国家财政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关注禽病,毕一生之力

    辛朝安因禽流感而走入公众视野,但他的贡献远不限于此。2003年初,一种当时未知的急性流行病(后被证实为“SARS”)在全国迅速传播,许多人怀疑这种病毒是不是几年前曾在香港爆发过的禽流感。辛朝安当时以农业部禽流感专家身份参加国务院工作组的工作,他协助卫生部门的专家最终排除了禽流感的可能性,使非典病原的排查工作前进了一大步。后来,辛朝安等专家通过大量采集野生动物样品和测试,从蝙蝠、猴、果子狸、蛇等身上采集到的样品中检测出的SARS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片段,与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非典溯源研究工作因此取得了突破。

    辛朝安的大半生都在从事动物疾病特别是禽类疾病的研究,即便2004年他已到了60岁退休年龄,从未远离科研岗位,直到2012年他才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仍被返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任涛曾是辛朝安的博士生,也是工作上的同事,他说:“辛教授是整个团队的掌舵人,他一直具有一种科研的前瞻眼光。”任涛举了一个例子,2007年,辛朝安注意到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禽白血病,虽然当时并未大面积爆发,但他意识到这种病的危害性或远大于禽流感。辛朝安团队这一项目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从早期研究入手防患于未然。

    人格魅力,不限于科研

    任涛感叹,能成为辛朝安的弟子和同事是他人生最大的幸事,“辛教授的学生都不简单地认为是他的弟子,我们更像他的儿子,得到他事无巨细的关心,家人工作安排的怎么样,子女学习好不好,辛教授都会一一关注。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关爱,把整个科研团队凝聚为一体,在与禽流感的战斗中屡战屡胜。”

    辛朝安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到今年上半年身体已经很虚弱,平时外出,包里装的都是药,但每次出现疫情他都亲临现场。

    今年5、6月份,省内一大型鸡场出现疫情,辛朝安仍坚持亲自到场调研,“临别时,辛教授向鸡场老总道歉,说对不起他们,身体不允许,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上门服务了,我们随行的人听着都很伤感。我们知道,他那时已经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出行了。”回忆到此事,任涛不禁潸然泪下。

    禽流感灭活疫苗 挽回几十亿损失

    禽流感疫情来势迅猛,广东的及时应对并非偶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辛朝安就有了研制禽流感疫苗的想法,《我是共产党员》一书详细记录了他的科研经历。

    1985至1987年,辛朝安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院禽类科学系做访问学者,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禽流感深深地震撼了他。他以学者的超前眼光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爆发禽流感是迟早的事,这是动物界难以抗拒的规律”。

    辛朝安回国后就开始了疫苗研制工作。课题刚起步的时候,没有资料、没有经费、没有经验,甚至连一个禽流感的病例都没有。为了从野生禽类中找到所需要的样本,辛朝安带着弟子漫山遍野地跑,筛选了不少目标,大量采集禽类的唾液、粪便,好不容易才使研究工作得以展开。

    到正式立项拿到科研经费,已是1995年,农业部批准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禽病研究室开展对禽流感的研究。

    1997年,香港报告发生H5N1禽流感致人死亡后,辛朝安研制出了“禽流感灭活疫苗”。这一疫苗的价值在2004年的春天得到证明,为中国直接挽回经济损失几十亿元人民币。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