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视点
  • 2014年广西生猪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9-19  发布者:佚名  共阅740次

    猪粮安天下,养猪业的发展关系到广西食物安全、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广西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大省,生猪是广西养殖业的大宗品种,占的权重高,左右着畜牧业产品的价格走向,在广西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广西生猪生产的现状到底如何?面临哪些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调研结合近十年来的有关资料,对广西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广西生猪生产在全国地位

    (一)生猪存栏量全国排位下降。2013年广西生猪存栏量比2002年减少了18.4%,而同期全国是增长了2.4%,占全国的比重为5.21%,比2002年下降了1.33个百分点,生猪存栏量在全国的排名下降了三位,由第4位下降为第7位。

    表一:    2002—2013年全国与广西生猪存栏情况

    年份
    生猪存栏(万头)
    生猪存栏占全国比重%

    全国
    广西
    广西

    2002年
    46291.5
    3029.3
    6.54

    2003年
    46601.7
    2637.7
    5.66

    2004年
    48189.1
    2671
    5.54

    2005年
    43319.1
    3015
    6.96

    2006年
    41850.4
    2259.9
    5.40

    2007年
    43989.5
    2169.5
    4.93

    2008年
    46291.3
    2307
    4.98

    2009年
    46996
    2332.4
    4.96

    2010年
    46460
    2344
    5.05

    2011年
    46766.9
    2412
    5.16

    2012年
    47592
    2466.6
    5.18

    2013年
    47411
    2471.5
    5.21

    (二)能繁母猪存栏在全国的排名下降,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速度。2012年广西能繁母猪比2008年增长了2.8%,比全国同期平均增长速度少0.6个百分点;在全国的排名为第6位,比2008年下降了一位,能繁母猪占全国的比重为5.77%,比2008年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表二:   2008—2012年全国与广西能繁母猪存栏情况

    年份
    全国(万头)
    广西(万头)
    广西占全国的比重%

    2008年
    4878.8
    283
    5.80

    2009年
    4957.7
    281.7
    5.68

    2010年
    4854.9
    283
    5.83

    2011年
    4911.6
    284.4
    5.79

    2012年
    5043.2
    290.94
    5.77
     

     

    (三)生猪出栏量在全国的排名上升,但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速度。2013年广西生猪出栏量在全国的排名为第8位,比2002年上升一位,占全国的比重为4.83%,比2002年下降了0.0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为30.1%,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低2.1个百分点。

    表三:    2002—2013年全国与广西生猪出栏情况

    年份
    生猪出栏(万头)
    生猪出栏占全国比重%

    全国
    广西
    广西

    2002年
    54143.9
    2656.5
    4.91

    2003年
    55701.8
    2555.1
    4.59

    2004年
    57278.5
    2462.5
    4.30

    2005年
    60367.4
    2831.9
    4.69

    2006年
    61207.3
    2957.2
    4.83

    2007年
    56508.3
    2767.3
    4.90

    2008年
    61016.6
    2935
    4.81

    2009年
    64538.6
    3119.9
    4.83

    2010年
    66687.4
    3230
    4.84

    2011年
    66170.3
    3195.1
    4.83

    2012年
    69628
    3342.09
    4.80

    2013年
    71557
    3456.72
    4.83

    从图三可以看出,生猪出栏经历了三轮明显的出栏波动。前两轮的增长高点分别在2005年和2009年形成出栏峰值,而最近一轮生猪出栏增长峰值“窗口期”在2012年。主要原因是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养殖户宰杀母猪,补栏停滞,造成生猪供应紧张,同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引发居民对禽肉消费的恐慌,进一步助推了猪肉消费量的增加,推动生猪养殖增加,形成2005年的一个生猪出栏高峰。2006年下半年,具有急性高致死性蓝耳病爆发,一时间人们“谈猪色变”,养猪业遭受重创。2008年国家鼓励和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推出对能繁殖母猪补贴、给母猪上保险等一系列措施,生猪养殖大幅增长,形成2009年的第二个生猪出栏增长峰值。之后缓缓回落,在2012年达到一个反弹小高点之后,出栏增长缓慢回落。目前,生猪出栏的增长基本上处于一个缓慢回落时期,主要是市场生猪供大于求。

    (四)猪肉产量在全国的排名上升为第9位,增长快于全国。2013年广西猪肉总产量为261.3万吨,比2002年增长37%,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3.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4.76%,比2002年上升了0.13个百分点,在全国的排名由第11位上升为第9位,人均猪肉占有量48.2公斤,比2002年增长21.8%。

    表四:    2002 —2013年全国与广西猪肉总产量情况

    年份
    猪肉总产量(万吨)
    猪肉产量占全国比重%

    全国
    广西
    广西

    2002年
    4123.1
    190.8
    4.63

    2003年
    4238.6
    179.8
    4.24

    2004年
    4341
    161.7
    3.72

    2005年
    4555.3
    186
    4.08

    2006年
    4650.5
    210.3
    4.52

    2007年
    4287.8
    206.2
    4.81

    2008年
    4620.5
    218.4
    4.73

    2009年
    4890.8
    232.3
    4.75

    2010年
    5071.2
    241.5
    4.76

    2011年
    5060.4
    239.8
    4.74

    2012年
    5342.7
    252.5
    4.73

    2013年
    5493
    261.3
    4.76

    (五)从生猪养殖户情况看,广西规模养殖户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广西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为26949户,占全部养殖户的0.96%,比全国的1.77%低0.81个百分点。其中,广西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为6896户,占全部养殖户的0.24%,比全国的低0.18个百分点。

    二、生猪生产在广西农业经济中的地位

    (一)占第一产业及畜牧业比重高,是稳定市场“菜篮子”的主要力量。目前,广西生猪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6%,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更是高达56%。从2000年以来,广西生猪生产和价格也同全国一样,生猪生产波动频现,价格涨跌频繁,不仅给养猪业带来了大冲击,也助推了CPI的涨跌,猪肉价格涨,CPI就涨;猪肉价格跌,CPI就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同时,也对经济造成明显影响,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生猪生产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生猪养殖不仅是农民“钱袋子”之一,而且也是城镇居民“菜篮子”主要渊源。抓好生猪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市场供应,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猪肉在整个肉类总产量中仍占主要地位。猪肉一直是广西居民肉类消费的的主要肉食。上世纪80年代以前,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比重的95%以上。进入80年代,随着肉类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尽管猪肉消费量不断增加,但其比重下降。目前,猪肉占整个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尽管已由2002年的76.8%下降为2013年的62%,但仍占主要地位。2013年广西猪肉261.34万吨,人均猪肉占有量49.5公斤,比2002年增长25.1%。

    (三)是广西贫困地区农民收入重要来源。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9%,在出售猪肉收入同比下降6.2%的情况下,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0.2%,占家庭经营纯收入19.4%。

    三、广西生猪饲养主体构成情况

    (一)规模养殖成为养猪生产主体。生猪饲养业在广西是传统产业,生猪养殖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农民的家庭副业经营,生产方式粗放,生产规模较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生猪生产向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规模养殖的数量迅速增加,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据广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资料显示,2012年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比重为0.3%,但出栏生猪占生猪出栏总量的49.3%。其中,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0.24%,其生猪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35.2%。年出栏5000头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0.005%,年出栏生猪占生猪出栏总量的26.9%。

    散养户和小规模户急剧减少,规模养殖成为主导力量。2007年至2012年底,广西养猪户从433.71万户减少到288.62万户,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下的养殖户280.37万户,比2007年减少34.5%,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64.7%下降为2012年的39.2%头;2012年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户比2007年增加了61.3%,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21.6%提高为2012年的35.2%。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达到130家,比2007年增加了31家,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4.6%提高为2012年的8.4%。

    (二)优势产业区基本形成。伴随优质安全生猪基地建设,广西初步形成了生猪养殖优势产业区。2013年年出栏生猪超过500万头的市有玉林市和南宁市,分别有614.76万头和523.31万头,桂林市年出栏量438.61万头,贵港市年出栏量364.55万头,这四个市的生猪出栏量占到全区生猪总出栏量的56.2%。其中有5个县的生猪年出栏量超过100万头,年出栏生猪超过40万头以上的县有30个,所出栏生猪占全区生猪总出栏量的74.7%。目前,在全国年出栏生猪超过200万头的4个大县中,博白位列第二。与此同时,桂林市、贺州市、来宾市还正在兴建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养殖场。

    (三)一批有实力、担风险力强的企业正在投资或扩大生猪投资。2013年9月引进泰国正大集团计划投资36亿元的武宣100万头生猪现代化养殖项目已落地,总投资3亿元的湖南鑫广安集团武宣30万头生猪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全部竣工,并已于2013年年底投产,兴宾区仙境猪业有限公司新建4万头养猪场也顺利投产,目前生猪存栏13500头,能繁母猪2100多头,象州县华金养殖场新建2万头养猪场已于2013年顺利投产,桂林桂都生态养殖公司年产4万头肉猪生产线已实现投产运行,年产15万头猪苗的桂林温氏公司林村种猪场正式投产并满负荷生产,年产20万头猪苗的桂林温氏公司罗锦种猪场也正在抓紧施工建设。一部分有实力养殖企业(场)趁母猪价格处于低位,正在加快淘汰一部分超龄母猪,同时,增加后备母猪存栏,促进养殖结构调整,以迎接生猪价格的回升。

    四、广西生猪与云南省的比较

    (一)生猪存栏量在全国的排名由在云南的前面变为比云南落后两位。2013年广西生猪存栏量在全国的排名下降了三位,由第4位下降为第7位;同期,云南省生猪存栏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前进了二位,由第7位上升为第5位,排在了广西前面。广西生猪存栏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也由比云南高1.17个百分点变为比云南低0.5个百分点。

    表五:    2002—2012年广西与云南生猪存栏比较

    年份
    生猪存栏(万头)
    生猪存栏占全国比重%

    广西
    云南
    广西
    云南

    2002年
    3029.3
    2486.9
    6.54
    5.37

    2003年
    2637.7
    2554.1
    5.66
    5.48

    2004年
    2671
    2605.5
    5.54
    5.41

    2005年
    3015
    2601.7
    6.96
    6.01

    2006年
    2259.9
    2365
    5.40
    5.65

    2007年
    2169.5
    2457
    4.93
    5.59

    2008年
    2307
    2669
    4.98
    5.77

    2009年
    2332.4
    2736
    4.96
    5.82

    2010年
    2344
    2766.8
    5.05
    5.96

    2011年
    2412
    2689.8
    5.16
    5.75

    2012年
    2466.6
    2708.65
    5.18
    5.69

    2013年
    2471.5
    2708.65
    5.21
    5.71
     

    (二)能繁母猪存栏在全国的排名由在云南的前面变为在云南的后面。2008年广西能繁母猪在全国的排名为第5位,云南排第6位,广西排在云南的前面;到了2012年广西能繁母猪在全国的排名为第6位,云南省为第5位,广西由在云南的前面变为在云南的后面。从表六也可以看出,其实,从2009年起,云南的能繁母猪就一直比广西多。2012年广西能繁母猪比2008年增长2.8%,而云南省的增长速度为6.8%,比广西高4个百分点,广西能繁母猪存栏占全国的比重也由比云南高0.04个百分点变为比云南低0.18个百分点。

    表六:    2008—2012年广西与云南能繁母猪存栏比较

    年份
    能繁母猪存栏(万头)
    生猪出栏占全国比重%

    广西
    云南
    广西
    云南

    2008年
    283
    281.1
    5.80
    5.76

    2009年
    281.7
    285.7
    5.68
    5.76

    2010年
    283
    287.4
    5.83
    5.92

    2011年
    284.4
    290.7
    5.79
    5.92

    2012年
    290.94
    300.3
    5.77
    5.95
     

    (二)生猪出栏量排在云南前面,但增长速度慢于云南。2013年广西生猪出栏量在全国的排名为第8位,云南在全国的排名为第9位,广西仍然排在云南前面。2013年广西生猪出栏增长速度比2002年增长30.1%,比同期云南47.1%增长速度慢17个百分点,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比重也由比云南高0.74个百分点缩小为只有0.19个百分点。

    表七:    2002—2012年广西与云南生猪出栏比较

    年份
    生猪出栏(万头)
    生猪出栏占全国比重%

    广西
    云南
    广西
    云南

    2002年
    2656.5
    2259.9
    4.91
    4.17

    2003年
    2555.1
    2384.5
    4.59
    4.28

    2004年
    2462.5
    2585.9
    4.30
    4.51

    2005年
    2831.9
    2733.6
    4.69
    4.53

    2006年
    2957.2
    2755.2
    4.83
    4.50

    2007年
    2767.3
    2536.1
    4.90
    4.49

    2008年
    2935
    2701.7
    4.81
    4.43

    2009年
    3119.9
    2824.5
    4.83
    4.38

    2010年
    3230
    2961.8
    4.84
    4.44

    2011年
    3195.1
    2964.7
    4.83
    4.48

    2012年
    3342.09
    3180.13
    4.80
    4.57

    2013年
    3456.72
    3323.66
    4.83
    4.64
     

    (三)猪肉产量在全国的排名与云南的距离拉大。2013年广西猪肉总产量比2002年增长37%,比云南40.9%的速度慢3.9个百分点,在全国的排名为第9位,比云南的第7位落后了两位,在全国的排名差距由只差一名变为落后了两名(2002年广西猪肉产量在全国排第11位,云南排第10位)。

    表八:    2002—2012年广西与云南猪肉总产量比较

    年份
    猪肉产量(万吨)
    猪肉产量占全国比重%

    广西
    云南
    广西
    云南

    2002年
    190.8
    195.9
    4.63
    4.75

    2003年
    179.8
    208.8
    4.24
    4.93

    2004年
    161.7
    228.3
    3.72
    5.26

    2005年
    186
    244.2
    4.08
    5.36

    2006年
    210.3
    235.9
    4.52
    5.07

    2007年
    206.2
    203.6
    4.81
    4.75

    2008年
    218.4
    219.6
    4.73
    4.75

    2009年
    232.3
    230.8
    4.75
    4.72

    2010年
    241.5
    242.5
    4.76
    4.78

    2011年
    239.8
    243.9
    4.74
    4.82

    2012年
    252.5
    264.08
    4.73
    4.94

    2013年
    261.34
    275.96
    4.76
    5.02
     

    (四)从生猪养殖户情况看,广西规模养殖户明显高于云南。2012年广西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占全部养殖户的0.96%,比云南高出0.75个百分点。其中,广西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占全部养殖户的0.24%,比云南高出1.1倍。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广西生猪存栏不增反减,出栏增长明显慢于全国和云南,但广西生猪还是很有发展潜力,表现在广西的生猪规模养殖户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且能繁母猪的数量依然保持较大的存栏,特别是在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时,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加速进场,部分有实力养殖企业(场)加快淘汰部分超龄母猪的同时加紧扩建猪栏,增加后备母猪存栏;供港生猪企业仍然能按协议价格向香港供应生猪。在生猪发展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今天,为生猪业的发展增强后劲,对广西今后生猪发展非常有利。

    五、当前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一)生猪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价格自然就下降。自2008年开始,国家鼓励和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后又推出对能繁殖母猪补贴、给母猪上保险等一系列措施,生猪养殖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生猪生产稳步发展。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2011年初,生猪价格一路高涨,2011年中养猪业的盈利水平创历史高点,高利润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生猪产业,致使生猪产能迅速扩张。至2013年年底,生猪产能全面释放,使得市场供大于求。2013年广西生猪出栏量比2008年增长了1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

    (二)禽流感打乱了“猪周期”。2013年之前,广西生猪价格同全国一样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基本上三年至四年为一个完整市场波动周期。2013年的生猪市场已经从原来3-4年一个大周期过渡到一年一个非常态的小周期。2013年4月份生猪出现了明显价格低点,随后而来的禽流感打乱了“猪周期”,价格出现适当回升,使得养殖户由减少存栏又回到扩充养殖节奏,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持续稳定上涨,许多养殖户对2014年春节期间生猪市场持乐观预期态度,并大量补栏,导致了春节期间肥猪集中出栏现象,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进而使得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跌。

    (三)猪肉消费减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肉类消费的需求日渐多元化,对猪肉消费量的比重下降,特别是对牛羊肉等其他肉类的消费增加,挤占了猪肉的消费份额。目前,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尽管已由2002年的76.8%下降为2013年的62%。另外,自从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厉行节约,杜绝请客送礼,外出吃饭人数减少,对餐饮业消费的限制,造成集团消费量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猪肉消费量减少。

    (四)国外大量进口的肉类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与我国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养殖环境、疫情疫病控制、饲料成本等方面具有综合比较竞争优势,加之高额农业补贴,其肉类出口价格较低,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同时,由于经济形势低迷,国外猪肉消费量下降不少,所以,国外企业加大了对我国的出口力度。

    六、当前广西生猪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生猪价格波动风险加大。近十年来,生猪养殖户犹如坐过山车,生猪的价格可谓起伏跌宕,在大赚与大亏之间艰难地与市场博弈。广西生猪价格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三轮明显的价格波动,平均周期长度为30个月左右。前两轮分别在2004年9月和2008年4月形成峰值,而最近一轮猪价上涨峰值“窗口期”为2011年9月,当时,三元杂生猪价格超过20元/公斤,创历史新高。之后,缓慢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对全区16个生猪调出大县的监测调查,2014年3月份生猪出栏均价为11.93元/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2%,已经明显低于14元/公斤的养猪成本价,为近三年最低。目前,因猪价大幅跌破成本价,每出栏一头肉猪,大约亏损300元左右,一些小型养殖场和个别管理水平较低的养殖户更是亏损严重。

    (二)养猪成本居高不下。一是饲料价格居高不下。近几年,受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豆粕、鱼粉、麸皮也随之上涨。从广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了解到,2014年3月末广西市场玉米的价格约为2710元/吨,豆粕价格约为4400元/吨,均为2013年以来最低,但仍属于历史较高水平;二是人工成本上升。“用工难”使养殖业劳动力不足、用工成本增加问题凸现。由于生猪养殖场地理位置偏僻、工作形式单一、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外出机会和工作条件较差等因素影响,招工比较困难且成本上升。据了解,目前的雇工成本比2年前上涨了25%左右,最低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即使这样,也很难请到合适工人。另外,防疫、运输、水电、环保等费用的增加,也提高了养猪成本。

    (三)生态环境对生猪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随着养猪场数量的增加和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中小型养殖散户,由于管理粗放、设施简陋,标准化程度不高,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极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部分地区如玉林市突出做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抓好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把水源治污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对九州江流域、南流江流域划定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部分规模场即将停产,按此趋势,对广西生猪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融资难”长期困扰规模养殖户。按照现有银行规定,用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必须要有国有土地上的房产做抵押,而大部分用于畜禽养殖场都是属于租赁集体土地。由于畜牧业生产不确定性较大,风险偏高,银行要求较高的风险收益率,同时养殖户往往又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导致贷款获得难度较大。据养殖户反映,金融部门对养猪放贷比较谨慎,而且贷款手续繁杂,部分养殖户只好东拼西凑,缺乏稳定的融资渠道,无力改造圈舍,扩大生产规模,如果遇到市场疲软时,难以抵御风险,无耐只能走向“破产”。目前,养殖户通常的融资渠道一是向亲友借钱,但借贷规模受一定限制;二是向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借款,但手续繁杂,利率较高,增加了经营风险。

    (五)“定价难”使养殖户定价话语权微弱。 目前生猪销售大多依赖于中间商上门收购,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在养猪专业协会(组织)不健全的地区,养殖户在出售价格谈判中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由中间商任意“宰割”,无论是价格上涨期,还是下跌期,中间商都保证其取得相对利润。一旦遇到生猪出栏集中,收购价格下跌,销售发生困难,中间商就采用压价、少算重量等方式来保障自己利润,亏损的只是养殖户。

    七、几点建议

    (一)加强生猪市场监测和预警,保证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生猪生产调整比生猪市场变化有一定滞后,切实加强生猪市场价格成本动态监测,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生猪产销的调控引导作用,提前做好生猪生产的宏观监测与预警,使广西生猪养殖走向均衡生产、有效供给的良性循环轨道。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好价格这一杠杆来调节生产,建立健全快速、灵活、有效的猪肉产品市场调节机制,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使养猪户的利润保持在合理水平,从而平抑市场物价,保持市场繁荣稳定。

    (二)进一步提高疫苗质量和加强防疫工作。生猪防疫关系到养猪业发展、农民增收、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调研中发现,今年各地气候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少数地方的生猪蓝耳病、5号病等常见疾病仍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的仔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仍比较严重,各地疫情不同和防疫经验的差别,疫苗效果不一,造成个别养殖场加亏出栏。因此,必须做好生猪防疫,一是要加强动物疫病诊断和防控能力建设,完善疫情测报、流行病学研究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保证疫苗质量,规范生产厂家有关疫苗、兽药的使用说明。三是探索在一定区域只使用一种疫苗的方法,防止因不同生产厂家的疫苗抗体相互对抗引起生猪免疫系统下降。四是抓紧对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动物防疫的新技术和新的操作规程,防止用户过量使用抗生素。

    (三)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保障生产稳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建立对生猪产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好产业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畜牧生产贷款优先安排,资金重点保证;对重点养殖户实行利率优惠贷款,或政府贴息扶持;加速金融服务创新,稳步推广产权抵押贷款,缓解资金紧缺矛盾;在保证对贷款用途进行认真审核的前提下,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四)鼓励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畜牧业的发展,不只是养殖总量的简单扩大,更是养殖由散户向规模户集中,养殖方式升级。规模户的发展代表了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龙头企业的带动,广西要继续建设好畜牧示范场和畜牧产业集聚区,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合理规划,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改善饲养、防疫条件,提高粪污处理能力,推动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并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从而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保证生猪效益和猪肉产品质量。

    (五)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数量日益多元化,需求质量日益精细化,需求时限日益超前化,统计工作模式正在从单纯的“事后计数”向“事前预警”、“事中预测”、“事后计数”以及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各级农村统计部门要加强与各级农林牧渔业生产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反映农村经济工作、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亮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统计信息的共享水平。

    六)高度重视养猪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严把环境保护关。国内首部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的法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上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对规模养殖场或者养殖小区的环境条件要求更严格。《条例》的施行将推动畜禽养殖业加强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从而实现以环境保护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的目标。广西作为生猪养殖大省,对发展生猪生产与环境的保护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不能走为了发展生猪生产而牺牲环境的“先发展,后治理”老路,在养殖场的布点、规划和设计上更要加强指导和服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从源头上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防止环境污染。

    (七)提高猪肉品质,着力打造高端猪肉品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殖户也要紧跟市场需求,采用良好的养殖技术,开发优良品种,多生产一些有机、生态、环保、低脂肪、高营养且残留物低的肉猪,着力打造地方良种高端猪肉品牌。“绿色土猪”首现上海市场,比普通猪肉贵8成”、黑龙江哈尔滨呼兰区鸿福养殖场生产出可以生吃的新日樱花猪肉,价格高达每公斤120元,并且出口日本,占据了国内生猪生产的高端市场。我们广西的山好,水好,养殖环境好,加上还有优良的传统品牌“陆川猪”、“巴马香猪”和“环江香猪”等品种,通过“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加快改良和包装,肯定会赢得更大产业空间和市场容量,也有利于生猪生产市场和价格的稳定。

    (八)发展猪肉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猪肉的深加工可以使生猪生产走出直接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丰富百姓餐桌上的品种,延长生猪生产行业的产业链,从总体上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目前,广西年加工鲜、冷藏肉超过1万吨的企业仅11家,其中,年加工鲜、冷藏肉超过10万吨的仅有1家。猪肉加工企业一头连着消费者,另一头连着养殖户,能及时、准确反馈市场信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有了猪肉加工龙头企业的牵引,就能把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养殖户就可以有计划地放手发展生产,减小因为商品流通遇阻传导给养殖户的风险。目前,广西猪肉的深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知名度不够高,品种单一,因此要引进资本,大力发展畜禽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生猪产品附加。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