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猪企走向国际化 饲料和种猪是关键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9-02  发布者:佚名  共阅630次

     事实上,为了使中国养猪业走向国际化就必须首先保证两项基本的养猪成本国际化:一是饲料国际化,二是种猪国际化。

      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90%的肉类食品是来源于猪肉。进入2014年以来,中国猪肉价格虽然相对平稳,但生猪市场起伏跌宕。相对于中国生猪市场的起伏不定,国际生猪价格相对平稳,那么中国养猪业如何才能走向国际化,保证生猪市场的相对平稳呢?

      首先来看饲料方面。

      生猪饲料60%为玉米,20%为大豆。当前在生猪饲料供应和价格问题上,国际市场占主导,我国大豆80%靠进口,是全球大豆购买量最大的国家。此轮“猪周期”在深跌行情时,饲料价格并未下跌,反而受国际行情影响而上涨。

      同样的,龙头企业上半年虽然亏损,但相比一般企业还是好过。主要原因在于龙头企业自己掌控饲料环节,成本控制相对较好。一季度,有些省市的养殖户一头猪要亏损400元,上市公司的亏损程度相比要轻。这也是多家养猪业上市公司自信能够度过行业低谷并持续扩张的原因之一。

      因此,饲料国际化是我国养猪业走向国际化的前提。

      其次是是种猪方面。

      我国绝大部分商品猪种源依赖进口,本土生猪市场份额极小。美国、加拿大等几乎归集了优秀种源,我国目前生猪育种体系主要靠大型企业自己运行。商业化规模 养殖的种猪品种主要来自国外,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养殖场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循环,即使是大型龙头企业,也难以避免。目前,各龙头企业也都 在育种环节发力,以期未来抢占市场先机。龙头企业并非仅在于规模大,掌握行业游戏规则更为重要。生猪养殖业上市公司均在种猪上花大本钱投入,牧原股份、雏 鹰农牧、正邦科技等均是如此。

      综上所述,中国养猪业要想走向国际化,饲料和种猪国际化是前提。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