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猪病诊治
  • 衣原体病
    来源:兽药直销网  发布日期:2014-07-29  发布者:zhongdao  共阅752次

    猪衣原体病,又称流行性流产、猪衣原体性流产,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旧称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猪的接触性人、兽、鸟类共患性传染病。猪发病表现为母猪流产、死产和产弱仔;仔猪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心包炎、肠炎、肺炎;种公猪睾丸炎等症状。多见于仔猪和怀孕母猪。

    【病原与流行病学】衣原体是一类具有过滤性、严格细胞内寄生,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类似于立克次体的一类微生物,呈球状,革兰染色阴性。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活细胞胞浆内繁殖,依赖于宿主细胞的代谢,可在鸡胚、部分单层细胞及小鼠等试验动物中生长繁殖。生活周期中各期形态不同,有始体和原体之分,始体无传染性,为繁殖型;原体有高度传染性,在受感染的细胞内可查见由原体组成的包涵体。目前,较重要的衣原体有4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亲衣原体、肺炎亲衣原体和牛羊亲衣原体。其中,鹦鹉热亲衣原体在兽医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可致畜禽肺炎、流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是猪衣原体病的病原。鹦鹉热亲衣原体的致病力可分为强毒力菌株和弱毒力菌株两大类。强毒力菌株可使动物发生急性致死性疾病,弱毒力菌株引起疾病的临诊症状不明显。鹦鹉热亲衣原体对热敏感,常用的消毒液可在短期内使之灭活,但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对四环素族、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敏,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钠均不敏感。

    本病除感染猪外,也可感染其他的哺乳动物、禽类、鸟类、和啮齿类动物。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仔猪和怀孕母猪易感性强。病猪、康复猪、隐性感染猪和其他带菌动物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该病原体可由粪便,尿、乳汁、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工具及四周环境,经消化道而感染;也可经飞沫和污染的尘埃,经呼吸道而感染;患病公猪的精液带菌可持续2—20月,公母猪交配也能造成污染。食物污染后可经消化道感染人。蝇、鼠类和野鸟在本病的传播上起媒介作用。在集约化猪场冬季多发,且持续传染是本病的特征,常呈地方性流行。当导致猪抵抗力下降时,有潜伏感染的猪场可能暴发本病。初产母猪发生本病的流产率达40%—90%,断奶仔猪的病死率达20%—60%。

    【症状与病变】本病症状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依据临诊表现,可分为流产型、肺炎型、关节炎型和肠炎型等,潜伏期一般为3—11天。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早产、产死胎和弱仔,且初产母猪多发。种公猪:主要表现为尿道炎、睾丸炎、附睾炎、精液品质下降,授配母猪受胎率下降。断乳前后仔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 ,颤抖,干咳,呼吸迫促,并从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结膜发炎、充血,流泪,角膜混浊,眼角有分泌物,厌食,发育不良,腹泻、脱水,允乳无力,死亡率高。2—4月龄的仔猪:常出现一种或几种类型,肺炎型,常呈慢性肺炎经过,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干咳,鼻流清涕,后出现神经症状如兴奋,尖叫,突然倒地,四肢呈游泳划动;肠炎型,多见,表现为腹泻、脱水、及全身中毒症,如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厌气性菌混合感染,则小猪的病死率甚高;角膜结膜炎型,患猪表现为羞明,流泪,结膜潮红,角膜混浊,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在结膜刮片中,可发现包涵体;多关节炎和多发浆膜炎型,多关节炎呈良性经过,表现为多处关节肿痛,不同程度跛行,极少引起死亡,若并发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等多发浆膜炎时,则病情重,拒食、发热,病死率较高。

    除单一感染外,由于本病常与其他疾病发生并发感染,因而病理变化也较为复杂。一般,流产型:母猪子宫内膜出血、水肿,并伴有1.0—1.5cm的坏死灶,流产胎儿和死亡的新生仔猪的头、胸及肩胛等部位皮下结蹄组织水肿,心脏和肺脏常有黏膜下点状出血,肺常有卡他性炎症。睾丸炎型:公猪睾丸颜色和硬度发生变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5—2倍,输精管有出血性炎症,尿道上皮脱落、坏死。关节炎型:关节肿大,关节周围充血、水肿,关节 腔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液,用针刺时流出灰黄色浑浊液体,混杂有灰黄色絮片。肺炎型:表现为肺水肿,表现有大量的小出血点和出血斑,肺门周围有分散的小黑红色斑,尖叶和心叶呈灰色,坚实僵硬,肺泡膨胀不全,并有大量渗出液,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纵隔淋巴结水肿,细支气管有大量的出血点,有时可见坏死区。肠炎型:多见于流产胎儿和仔猪,肠胃道有急性局灶性卡他性炎症及回肠的出血性变化,肠粘膜发炎而潮红,小肠和结膜炎浆膜面有灰白色浆液性纤维素性覆盖物,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脾脏有出血点,轻度肿大,肝质脆、表面有灰白色斑点。

    【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诊特点和病理变化等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主要有细菌学诊断(病料涂片中发现衣原体包涵体有诊断意义)、病原分离与鉴定、动物接种试验、血清学实验(补体结合反应、血凝抑制试验,毛细血管凝集实验,琼脂凝胶沉淀实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及免疫酶试验等)。补体结合反应是国内最常用的经典方法。近年来,免疫酶联染色法、Dot—ELISA、衣原体单克隆抗体、核酸杂交与核酸探针技术等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病应与猪布氏杆菌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进行区别诊断。

    【防制】猪群发病时,应及时隔离病猪,分开饲养,清除流产死胎、胎盘及其他病料,进行深埋或火化。对猪舍和产房用石炭酸、福尔马林喷雾消毒消灭病原。药物治疗以四环素为首选药物,也可用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等其他敏感药物。对新生仔猪,可肌内注射1%土霉素,每千克体重1ml,每日一次,连用5天。仔猪断奶或患病时,注射含5%葡萄糖的5%土霉素溶液,每千克体重1ml,连用5天。在饲料中添加15%金霉素,每吨饲料3kg,有利于控制其他细菌性继发感染。此外,公母猪配种前1—2周及母猪产前2—3周按0.02%—0.04%的比例将四环素类抗生素混于饲料中,可提高受胎率,增加活仔猪数及降低新生仔猪的病死率。

    预防本病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引进种猪时要严格检疫和监测,阳性种猪场应限制及禁止输出种猪。搞好猪场的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避免健康猪与病猪、带菌猪及其他易感染的哺乳动物接触。免疫预防,用猪油佐剂灭活疫苗2ml/头对猪进行免疫接种,初产母猪配种前免疫接种2次,间隔一个月;经产母猪配种前免疫接种1次,种公猪每年免疫1次,皮下注射。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