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饲养管理
  • 养猪技术
  •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23  发布者:佚名  共阅905次

     1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概念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防止包括寄生虫在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在猪场内流行或扩散至其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指实现或达到生物安全目的的一切举措或内容。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基础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1净区与脏区概念的建立

      净区与脏区是相对的概念,就整个猪场而言。场内是净区,场外是脏区;就猪场内部而言,生产区是净区,生活区是脏区;就生产区内部而言,猪群活动区的区域(如栏舍及赶猪道)是净区,其他的是脏区。
     

      1.2猪群健康等级的划分由于不同猪群所处的阶段不同,因而健康的等级也不同。种猪群是猪场的动力源泉,因此其健康等级是最高的;种猪群中包含种公猪、妊娠母猪、产房母猪、断奶母猪,其健康等级逐渐降低;其次是保育猪;健康等级最低的是生长育肥猪。

      1.3猪群流动的单向不可逆原则
     

      由于猪场区域划分为相对净区与脏区,猪群的健康等级也有所差别,这就意味着猪群的流动必须遵循从净区至脏区,从健康等级高至健康等级低的单向原则,且不可逆。

      2生物安全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2.1猪场的选址猪场的选址对于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至关重要,因为场址一旦确定,成本等因素将难以改变,直接影响着猪场将来能否顺利健康的发展。因此,猪场选址需考虑以下方面因素。
     

      一是选择人烟稀少,远离人群集中的地方,降低人员流动造成的传播疾病风险。

      二是选择水源获取安全、方便的地段,水源为供人饮用的自来水或自备深井,井水经消毒处理后即可供猪群饮用。
     

      三是最好建立在干燥、向阳、通风的山坡上,便于获取阳光和通风,及时排除雨水,防止潮湿滋生微生物。

      四是远离高速公路,降低高速公路上托运牲畜的车辆可以传播疾病的风险。
     

      五是远离集贸市场或屠宰场。

      六是猪场周围5千米内没有其他猪场,1千米内没有牛、羊、猫、狗等动物。
     

      七是最好有天然屏障,如青山绿水环绕。

      以上因素确立后不是永久不变的,而是随着猪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建立场址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很有必要,要定期量化、考核和评估已建立猪场的场址生物安全风险,以降低对猪群健康造成的影响。
     

      2.2区域的划分

      猪场场址一旦确定下来,紧接着便是划分各功能区,主要包括办公区、隔离区、生活区和生产
     

      区。办公区包括各个职能部门,如财务部、工程部、销售部、技术部以及后勤部等。另外还需设立招待室,猪场应根据本场的规模及客户量,增设1~2个接待室,用于接待客户;设立会议室,用于开展生产例会及技能培训。隔离区位于办公区与生活区之间,作为新员工或外出返场的员工进入生活区前隔离所用。生活区是员工生活起居的地方,位于办公区的内侧,并设有消毒通道,员工的生活垃圾应统一分类收集处理。生产区与生活区的间距至少在50米以上,之间设有洗澡间、更衣室和消毒通道。另外,要明确猪场的大门及其他入口有消毒池。

      2.3栏舍的布局
     

      目前规模化猪场的栏舍布局多采用分区多点式,目的是便于实行“全进全出制”的生产方式。生产区根据猪群的健康等级逐级降低,由内至外依次划分为种猪区、保育区、生长区和待售区等,而种猪区内又划分为公猪站、妊娠舍、重胎舍、分娩舍和断奶舍等多个生产点。

      整个生产区的地势最好能表现出高低起伏的态势,原因是空气流通较好,便于通风。因保育猪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特殊性,保育区要建立在生产区的最高地段,位于分娩舍与生长舍之间。栋别的间隔至少在5米以上,并设有绿化隔离措施。
     

      设立隔离舍,及时将病猪隔离至隔离舍,进行单独的护理与治疗,同时切断传播源,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与蔓延。隔离舍选择在猪场生产核心的外延位置,位于猪场的边缘地带。

      设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位于生产区的外缘,病死猪尸体要统一深埋或化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设立猪粪发酵池和污水处理区。将猪粪集中到发酵池进行热发酵处理,生产中产生的污水经管道排至污水处理区,收集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作猪舍保温、发电等能源。各生产区分别单独设立猪粪暂时存放点,定期用场内的拉粪车将其拉至发酵池。

      设立展示厅。位于待售区的外侧,将待售的猪群赶至展示厅,供客户参观选购。杜绝客户直接进入到场内参观,避免引发生物安全问题。
     

      设立装猪台。位于生产区与外界交界的边缘处,是生产区与外界接触的窗口。因此,装猪台的位置十分重要,必须严格划分净区与脏区,严禁生产线员工达到脏区。

      2.4车辆的管理
     

      场内的车辆,只能在场内行驶,严禁驶出场外,每次使用完毕要进行清洗与消毒,并放置在指定地点。

      场外的车辆包括装人员的车、装饲料的车和装猪粪的车。在离猪场1千米以外的地点设立消毒点,对进入的车辆实施全方位的消毒,到达猪场的边缘再度进行消毒,并详细登记消毒记录与车辆信息。严禁场外的车辆驶入到生产区内部。在办公区设立停车点,消毒后的车辆放置在指定的停车位置。
     

      2.5消毒流程的制定

      除了饲料开支以外,消毒、疫苗和兽药投入的费用比例应该为6:3:1,可见消毒在生物安全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完整的消毒流程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2.5.1消毒前的清洁

      采用清扫或冲洗的方式,消除待消毒物体表面的污渍。实践证明。未实施清洁的消毒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起不到任何的预期消毒效果。
     

      2.5.2消毒液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如地面消毒选用烧碱或生石灰水,手部消毒选择没有腐蚀性的温和型消毒液。
     

      2.5.3消毒液浓度的配比

      每种消毒液使用目的和实施对象不同,其最佳的配比浓度也不尽相同。如卤族类的消毒液,在疫病暴发时的使用浓度同正常空栏清洗消毒及饮水消毒的浓度是不同的。应根据具体的使用目的和实施对象,从而配比最佳的使用浓度,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2.5.4消毒方式的选择

      消毒方式包括喷撒、喷雾、熏蒸等,因药物种类而不同。如生石灰要喷撒消毒,戊二醛稀释后要喷雾消毒,过氧乙酸稀释后要熏蒸消毒等。
     

      2.5.5消毒时间的确立

      根据消毒对象,换算需要的消毒液用量,然后按照配比浓度进行配制。有时进行短时间的喷撒消毒,有时进行长时间得熏蒸消毒,要依据不同情况而定。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消毒方式和时间,消毒都要彻底、全方位、不留死角。
     

      2.6消毒制度的建立

      构建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重点应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2.6.1进入生产区前的消毒

      员工在进入生产区前,应洗澡更换衣服。通过专用的通道进入更衣室,更换工作服和水鞋,通过喷雾消毒通道和踩踏3%~5%烧碱溶液的消毒池,再洗手消毒后进入生产区。
     

      2.6.2生产分区入口处的消毒

      由于整个生产区又划分为多个生产分区,在每个生产分区的入口处设置3%~5%烧碱溶液的消毒桶和洗手消毒盆,通过多次反复的消毒,减少手脚携带的微生物量。
     

      2.6.3猪舍入口处的消毒

      每栋猪舍入口处设置3%~5%烧碱溶液脚踏消毒桶,入口附近铺放大量生石灰粉,脚踏消毒后再踩踏生石灰粉。生石灰粉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干燥作用,及时干燥鞋底,降低舍内的潮湿度;其二是生石灰粉遇水后呈强碱性,可以进行二次消毒。
     

      2.6.4空栏的清洗消毒

      猪舍中猪群被转出后,在下一批猪群转入之前,要及时对空栏进行清洗和消毒。空栏的清洗和消毒程序为:烧碱浸泡—彻底冲洗—晾干—第一次消毒—第二次消毒—熏蒸消毒—空栏。先用3%~5%烧碱溶液浸湿栏舍、地面、墙面和角落,然后用添加清洁剂的清水彻底冲洗干净,晾干,进行两次消毒,消毒液的选择遵循从低级至高级的顺序,然后使用过氧乙酸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最后空栏5~7天,准备转入下一批猪群。空栏的清洗和消毒对猪群的健康至关重要,一定要严格执行。
     

      2.6.5大环境的消毒

      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猪场大环境的消毒,全场要统一行动。具体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阴雨潮湿天气不宜进行消毒作业。消毒时,先对路面和过道进行清扫,清除杂物,然后用3%烧碱+生石灰的混合液泼洒消毒,不留死角。
     

      2.6.6排粪沟的消毒

      每天对排粪沟清理消毒一次。先将粪沟的猪粪清理干净,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最后撒些生石灰粉。
     

      2.6.7采精前后的消毒

      对公猪实施采精前,先挤压公猪的尿包,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公猪的阴部,用干燥的毛巾拭干,再用新配制的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雾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毛巾拭干后实施采精过程。
     

      收集精液时,避免精液直接接触盛装的容器,容器内加一层保鲜膜,封口处放置至少三层的过滤纸,过滤凝胶等杂质,要避免精液受到污染。精液稀释用水为灭菌的双蒸水,用于稀释的烧杯、温度计、玻璃棒等均经过高温或臭氧消毒后方能使用。

      2.6.8母猪配种前的消毒
     

      待配母猪实施人工授精前,先用流动的清水将母猪外阴周围30厘米的区域进行刷拭干净,然后用新配制的0.1%高锰酸钾溶液实施喷洒消毒,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最后用一次性吸水纸将母猪的阴户拭干,插入输精管进行授精。

      2.6.9重胎母猪上分娩舍前的消毒
     

      妊娠母猪于预产期前一周进入分娩舍待产,在赶入分娩舍之前的半小时,对母猪进行全方位的冲洗,尤其是四肢和蹄部,冲洗干净后晾干,再用新配制的碘类或醛类消毒药喷洒母猪全身,然后缓慢有秩序地将母猪赶至分娩舍,杜绝脏母猪上分娩舍。

      2.6.10母猪分娩前后的消毒当母猪出现临产征兆后,立即准备接生的物资,用蘸有消毒药水的毛巾擦拭母猪的乳房及阴户在内的臀部大面积区域,减少初生仔猪对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几率。

      母猪分娩后持续一周内,每日用蘸有消毒药水的毛巾擦拭母猪的乳房及阴户,减少母猪产后因体质虚弱而感染阴道炎或子宫内膜炎的风险。
     

      2.6.11初生仔猪的消毒

      仔猪出生后,用干燥的毛巾拭干口腔及全身的黏液,实施断脐,断脐用的剪刀及棉线均在5%的碘酊中浸泡后方能使用。在保留3~4厘米长度处的断口及脐根处,用5%的碘酊消毒。对仔猪实施断牙及断尾时,所用的器具必须消毒后使用。留作种用的仔猪,需要剪耳缺,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实施剪耳缺,因为此时仔猪耳部的血管血液尚未充盈,剪耳缺时不会造成大量流血,剪耳缺所用的钳子必须先蒸煮消毒,然后用5%的碘酊浸泡,剪完后耳部用碘酊全面消毒。
     

      2.6.12装猪台的消毒

      装猪台位于生产区与外界接触的边缘地带,应划分为净区和脏区。净区是生产区的员工可以到达的区域,而脏区则是装猪人员与车辆接触的场所,因此装车的人员必须是非生产线员工,如后勤人员。装猪台在使用完毕后,应先清理地面的猪粪,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全方位地冲洗干净,晾干,最后用消毒药水喷洒消毒。值得注意的是,清理消毒的操作人员同样是非生产线的员工。
     

      2.7免疫体系的建立

      免疫体系的建立在整个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采购优质的原料,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为猪群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的体质,提高抵御疾病的非特异性抵抗力。而接种疫苗,则是为猪群穿上坚实的“铠甲”,增强抵抗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免疫程序的科学建立,需要建立在众多因素基础之上,如猪场外界疾病的压力、季节性疫病流行的特征、猪场所在区域的疫病防控与净化要求等方面。因此,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建立适合本场的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建立免疫程序后,接着便是筛选疫苗。选择疫苗厂家,应遵循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及口碑良好的原则;要针对疫苗进行动物试验,从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如发烧、食欲减退等,以及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最短时间与持续存在时间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立最佳的疫苗供应商。
     

      疫苗的运输与保存均需要冷链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疫苗,其保存的最佳温度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保存疫苗要根据温度要求精准调控冷链的保存温度,同时使用温度计监控冷链温度,每天上下午各记录一次,防止因冷链设备的原因导致疫苗失效。

      疫苗接种过程中,对不同的猪群使用不同型号的针头,如哺乳仔猪后期使用的针头型号是9×14,种公猪使用的是16×40,而且要确保疫苗注射到肌肉内,否则起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2.8疫病的监测

      定期对全场猪群开展疫病监测,一般为一个季度开展一次。监测内容包括疫病的病原监测与抗体监测、特定疫病在猪群中的流行情况、抗体在猪群的分布水平等。病毒性疫病主要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口蹄疫、猪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病等,细菌性疫病有布鲁氏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对病原体监测为阳性的猪群,要立即进行隔离,半个月后进行复检,如果仍为阳性,实施淘汰处理。
     

      2.9人员的管理

      人员管理包括对猪场工作人员和外来访问者的管理,主要管理内容为:未经猪场工作管理者的同意,任何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场区;新员工到猪场报到,先在办公区隔离两天,沐浴更衣,再在生活区隔离两天,隔离时间未到,禁止进入生产区;请假外出返场的员工,必须在生活区隔离两天,沐浴更换衣服;所有员工在食堂统一就餐,严禁将饭菜带回宿舍,指定地点收集剩饭剩菜以
    及清洗餐具;员工不准在其他有猪的区域居住,进场前至少一周未接触其他猪只。
     

      2.10引种的管理

      2.10.1种源提供场的健康等级必须高于引种场
     

      引种之前,通过实验室检测等方法了解种源提供场的猪群基本健康状况,严禁从烈性传染病病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种猪场引种,严禁从健康等级低于本场的种源提供场引种。

      2.10.2隔离制度
     

      引进的种猪由于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其健康状况可能发生改变,并影响本场其他猪群的健康状况。因此,引进的种猪必须经过至少45天的隔离适应,隔离期全部进行抽血化验,确保重大传染病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方能混群。混群后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2.11有害生物及其他动物的控制
     

      有害生物及其他动物包括畜禽、宠物、野生动物、鸟类、苍蝇、蚊子及啮齿类动物,具体控制措施如下:禁止在场内饲养畜禽和宠物;饲料房和圈舍安装防虫网、防止鸟类、苍蝇及蚊虫进入到栏舍内部;猪场的大门及围墙能够阻止动物进入到场内;常年实施灭鼠及苍蝇等措施。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