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牛湿疹是上皮细胞对过敏物质刺激的一种炎症反应,多发生在夏季。临床以患部皮肤发生红斑、丘疹水泡、脓疱、糜烂、结痂及癣屑等皮损,并伴有热、痛、痒症状为特征,病程较长,易反复,精神不振,消瘦,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
(一)病因
1.外界因素(1)机械性刺激。持续性的摩擦、啃咬、昆虫叮咬等。
(2)物理性刺激。皮肤不洁,污垢在被毛间蓄积,使皮肤受到直接刺激,或在阴雨绵绵的季节 放牧。由于潮湿使皮肤的角质层软化,生存于皮肤表面的裂殖菌及各种分解产物进入生发层细胞中。另外,家畜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畜舍和畜床上或经过烈日曝晒,久之皮肤的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湿疹。
(3)化学性刺激。主要是使用化学药品不当或长时间被脓汁或病理分泌物污染的皮肤亦可发生湿疹。
2.内在原因 (1)变态反应。在湿疹发病机制上占重要地位,引起变态反应因子可能是内在的,如消化道疾病伴有腐败分解产物吸收。
(2)营养失调 。营养失调,缺乏维生素等可造成代谢紊乱,内分泌机能障碍等而使皮肤抵抗力降低,导致湿疹发生。
(二)症状 大多发生在前额、乳房、颈部、尾根甚至背腰部,后肢系凹部,严重者遍发全身。后肢行走无力或出现跛行。急性患牛体温升高,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丘疹扁平,疹面圆形,大的如粟或蚕豆大小,小的如针尖,有水泡,泡内含有枯性黄水肿胀,水泡破裂后露出鲜红色糜烂面,并有脓性渗出物,创面湿润,随着渗出物凝固干燥,形成黄色或褐色痂皮,最后形成鳞屑。由于病变部位奇痒,患牛啃咬、搔扒、摩擦使皮肤脱毛出血,皮破成疮,转为慢性湿疹,时重时轻反复发作,渗出液少,皮肤粗糙增厚,皱纹加深,丘疹突起,多屑,形成裂创并有血痕出现。大多数牛伴有色素沉着,擦痒剧烈,食欲差。精神不振,消瘦,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
(三)3预防措施
1.预防牛湿毒症最有效的措施是把圈内积肥改为圈外积肥,经常清理圈舍,把舍内的粪便残渣清除干净,
2.保持牛体皮肤清洁干燥,夏季不要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和久卧湿地,以避免损伤及各种对畜体刺激的致敏反应。厩舍通风要良好,舍内干燥清洁。遇大雨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止圈内漏水。
3.让患牛适当运动并给予一定时间的日光浴,防止强刺激性药物刺激,给予富有营养而易消化的饲料。
4.一旦发病应及时进行治疗,用药前可用3%硼酸溶液洗涤患部,清除皮肤污垢、汗液、痂皮、分泌物等。
(四)治疗措施 以清热解毒、脱敏、消炎、祛湿养血为原则。
1.红斑性、丘疹性湿疹,为避免刺激,宜用等量混合的胡麻油和石灰水涂于患部;水疱性、脓疱性、糜烂性湿疹,先剪除患部被毛,用0.3%高锰酸钾溶液、3%来苏尔、3%双氧水、2%明矾水洗涤患部,然后涂3%~5%龙胆紫、5%美蓝溶液或2%硝酸银溶液、5%碘酊、3%臭药水或紫药水或3%硼酸软膏等。也可撒布氧化锌、滑石粉(1:1)或碘仿、鞣酸(1:9)等以防腐、收敛、制止渗出。随着渗出液的减少,可涂氧化锌软膏或水杨酸氧化性软膏(氧化锌软膏100 g,水杨酸4 g)。
2.炎症呈慢性经过时,涂布考的松软膏或碘仿鞣酸软膏(碘仿10 g、鞣酸5 g、凡士林100 g)。
3.脱敏,多用苯海拉明0.1~0.5 g或异丙嗪0.25~0.5 g肌肉注射,每日1次。患牛出现剧痒不安时,可用1%~2%炭酸酒精液涂擦患部。
4.中医疗法
(1)急性患牛可用下列处方:茵陈75 g、生地50 g、金银花50 g、黄芩25 g、栀子30 g、蒲公英50 g、苦参40 g、苍术50 g、泽泻40 g、车前子40 g、剧痒者加蝉蜕25 g、白蒺藜40 g、共研为细末,水冲服,一次灌服。寒水石、石膏、冰片赤石脂、炉甘石各等分共为细末,撒布患部或用水调涂。
(2)慢性患牛宜用下列处方:当归50 g、生地50 g、白癣皮50 g、地肤子40 g、白芍40 g、何首乌50 g、薏苡仁50 g、丹皮50 g、蝉蜕30 g、荆芥30 g共为细末,开水冲服。一次灌服。雌黄50 g、白芨50 g、白敛50 g、龙骨50 g、大黄50 g、黄柏50 g共研为细末水调成糊涂抹患处。隔日一次,三次见效。生芪45 g、党参35 g、赤芍36 g、桃仁30 g、当归36 g、红花30 g,用清水煎熬给牛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