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鸭羽毛致密,成鸭的大部分体表覆盖着正羽,致密且多绒毛,保温性能良好,使其对寒冷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同时也导致鸭对炎热环境的适应力差,在气温超过25℃ 时散热就比较困难,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对鸭群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极为重要,应着重加强饲料、饮水、通风、舍内环境、现场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1.饲料。夏季是高温高湿的季节,首先要从源头上把握好饲料的品质,防止饲料霉变。对进场的饲料要做到及时抽检,通过肉眼、嗅觉初步判断饲料的质量,配合化验室检测饲料微生物,确定饲料合格后再开始饲喂,对于霉变饲料予以返厂调换。其次,每次采购的饲料不宜过多,能维持2~3天的料量为宜,杜绝料库和鸭舍内储存过多的饲料。料库和鸭舍存放饲料必须采取防潮措施。在料箱管理方面,确保料箱和地面保持20厘米左右空间,这样有利于料箱底部的通风,防止料槽内饲料因高温高湿发生霉变。及时根据鸭群状况和饲喂时间定期对鸭舍内的料箱进行清洗、消毒。料箱的四个内角侧经常存有少量的饲料颗粒,饲料颗粒长时间停留在此位置极易发生霉变,建议使用透明胶带粘贴,避免饲料颗粒长时间在该处停留。对于采食量低的鸭舍采取24小时饲喂的模式,少喂勤添,促进鸭只采食。夏季温度过高导致鸭群白天大部分时间处于张口呼吸的状态,因此保证鸭群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是夏季的主要工作之一,在凌晨和傍晚要经常在鸭舍内缓慢走动驱赶鸭群,这样有利于鸭群的采食。对料槽内鸭群不愿意采食的粉末料集中处理,单独饲喂,防止因料槽内粉末料过多,影响鸭群采食。
2.水源。夏季是细菌最容易滋生的季节,我们的鸭舍用水是天然的井水,水源较为洁净,水温较为恒定,对鸭群的应激较小,但是未经过消毒处理,导致鸭舍水槽是细菌繁殖的天然场所,因此务必确保舍内水源的洁净度。员工上午和下午必须各刷消毒水槽1次,确保水槽内饮用水的清洁和适宜的温度,防止细菌滋生。每周对水线和水槽水源进行微生物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是否饮水消毒。饮水是夏季鸭群散热的重要途径之一,务必确保鸭舍有充足的备用水源,并保证饮用水的凉爽度,感觉水槽内水温过高时要及时放掉再加上新鲜的水。我们要求中午时间水槽内水位不能低于水槽的2/3高度,其他时间不能低于1/2高度。对不同鸭舍的水龙头进行差异化管理,保证鸭群能有充足的饮水。
3.通风。 对于半密闭鸭舍来讲,夏季高温是最难度过的,其主要是利用风机来降低舍内温度,考虑到成本因素,我们根据气温高低调整打开风机的数量,轮换使用风机,并安排专门的值班人员观察风机运转状况。在通风口管理方面,我们主要采取的是前多后少的通风模式,合理的控制通风窗口的大小,新旧鸭舍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另外,根据鸭舍现有的结构,我们将鸭舍顶上的通风帽摘除,这样增加了鸭舍的有效通风面积。
4.环境。鸭群在夏季还能保持良好的生产指标,与良好的舍内环境是分不开的。在鸭舍内,我们每天下午都要清理引水岛区域的粪便,尽最大限度保持鸭舍的清洁,对于位置不合适的竹排及时调整,防止对鸭群机体造成伤害;在垫料管理方面,我们根据鸭舍和天气状况进行合理的控制,在阴雨绵绵的天气将通风窗口调大,适当多铺撒垫料,每天铺洒垫料后及时拣出垫料内所混杂的其他异物;在蛋窝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每月双号整理蛋窝的制度,及时调整变形的蛋窝、清理蛋窝内的粪便,保证蛋窝的松散度、舒适度,保证种蛋的安全。如果蛋窝内的垫料比较潮湿,需要及时更换新的垫料,并将废旧的垫料铺撒在鸭舍内的低洼处,保持鸭舍地面平整。
在夏季不要忽略了带体消毒和环境消毒工作,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间段对鸭群进行带体消毒,一是可以降低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起到保护鸭群的效果;二是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5.管理。在现场管理方面,生产管理人员每天必须巡查鸭舍,观察鸭群状态、饲料采食情况、饮水岛清洁情况、水槽清洁情况等问题,根据各栋舍的实际状况进行现场解决;每周进行1次残鸭的集中挑选,对无饲养价值的鸭只及时淘汰;根据生产状况及时调整饲喂方案和拣蛋的时间;鸭舍内的工作尽可能的集中处理,减少饲养员频繁进出鸭舍的次数,降低人为因素对鸭群的应激;种蛋安全必须要注意,我们规定蛋盘高度不能超过6个,交蛋时必须2个人,防止人为因素对种蛋造成的损失;饲养员在鸭舍内拣蛋时严禁将种蛋放在通风口,窝外蛋必须及时拣出,减少种蛋在鸭舍内的滞留时间。
饲养员是基础,水源是核心,环境是保证,鸭群是根本。 产蛋期鸭群表现的良好生产性能与育雏育成密不可分,前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蛋期的各项生产指标,前者是基础,只有把基础做好,再加上产蛋期的精心管理,鸭群的生产性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