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经垂直传播而感染的小鸡潜伏期1~7天,经水平传播感染的小鸡,其潜伏期为11天以上(12~30天)。此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鸡。在自然暴发的病例中,雏鸡出壳后就陆续发病,病雏最初表现为迟钝,精神沉郁,小鸡不愿走动或走几步就蹲下来,常以跗关节着地,继而出现共济失调,走路蹒珊,步态不稳,驱赶时勉强用附关节走路并拍动翅膀。病雏一般在发病3天后出现麻痹而倒地侧卧,头颈部震颤一般在发病5天后逐渐出现,一般呈阵发性音叉式的震颤;人工刺激如给水加料、驱赶、倒提时可激发。有些病鸡趾关节卷曲、运动障碍、羽毛不整和发育受阻,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部分存活鸡可见一侧或两侧眼球的晶状体混浊或浅蓝色褪色,眼球增大及失明。
1月龄以上的鸡群感染后,除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外,无明显的临诊症状及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产蛋鸡感染后产蛋下降10%~20%,产蛋下降后1~2周恢复正常。孵化率可下降10%~35%,蛋重减少,除畸形蛋稍多外,蛋壳颜色基本正常。
剖检变化:一般内脏器官无特征性的肉眼病变,个别病例能见到脑膜血管充血、出血。如细心观察可偶见病雏肌胃的肌层有散在的灰白区。成年鸡发病无上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