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鸡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有的表现为急性败血性经过,有的则以慢性或隐性感染为主。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为典型的经蛋垂直传播疾病,亦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患病的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患病小鸡表现衰弱,拉白痢,发病急,死亡快。
防治本病发生的原则是杜绝病原的传入,消除群内的带菌鸡与慢性感染病鸡,同时必须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
1.保证鸡群各个生长阶段、生长环节的清洁卫生,杀虫灭鼠,防止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和环境等。
2.加强饲养管理,每次入鸡前都要对鸡舍、设备、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至少空置一周。饲养期间,注意定期消毒。育雏室还要做好保温与通风换气的合理措施,保证栏舍良好的温度、湿度、密度和通风,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3.定期检疫,净化鸡群。鸡白痢的最大传染源是带菌的母鸡,所以建立无白痢沙门氏杆菌种鸡群具有重要的意义。可采取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定期检疫,每年抽检2-3次,并根据检测的结果不断地改善防疫措施,直至把带菌鸡全部检出淘汰,逐步建立一个健康的鸡群,从而培养出健康的后代雏鸡,切断本病传播的各个环节。若发现病鸡,要迅速隔离消毒。此外,在禽场范围内须防止鸟类或其他动物进入散播病原。
4.选择敏感药物预防和治疗,防止本病的扩散。常用的磺胺类药物以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嘧啶为首选药。抗菌药物金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对鸡白痢均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