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视点
  • 土壤污染形势令人担忧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6-11  发布者:佚名  共阅616次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比预想的还要严重。”在前不久召开的“2014年中科集团环境保护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雷梅如此感叹。
                  
      今年4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达19.4%,污染形势更令人担忧。
            
      随着土壤污染问题的凸显,“土壤修复”这个有些陌生的名词也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实施“土壤修复工程”;4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容;今年国家还将出台并实施《土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遏制土壤污染恶化趋势。
               
      在政策驱动下,土壤修复产业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雷梅告诉记者,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林牧用地和工矿业场地污染严重,还有不少传统产业将面临转产、搬迁或关停的现实处境,这些都给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也表示:“与大气、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总体差距较大。一旦市场打开,规模将远远大于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专家普遍预计,土壤修复产业可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但是,这个全新的市场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技术、资金、标准规范和政策法律等都是亟需跨越的门槛。
              
      “土壤修复首先碰到的是技术问题,一项技术的适用性、经济性决定了其推广应用范围和进度。”雷梅长期从事土壤修复,对修复技术了如指掌。“采用工程、物理化学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常常导致土壤结构破坏、生物活性下降和肥力退化等,难以应用于大规模污染土壤的改良,特别是耕地修复。而植物修复技术不仅修复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对土壤结构不产生破坏,还能改善土壤生态、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碳固定。”
              
      2011年,第一个国家级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大环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实施,雷梅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项目采用一些原生的重金属或类金属超积累植物,如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等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同时,每年焚烧超富集植物后的灰烬还可以被矿业公司回收,既不产生二次污染,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几年来,在雷梅主持下,项目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从小规模探索走向大规模应用两个突破,在环江县修复了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1280亩,奠定了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基础。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在云南、河南、湖南、北京等地多个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得到应用。“应用范围很广,从南方到北方,从干旱地区到高海拔寒冷地区,都取得了不错的治理效果。”雷梅说。
             
      土壤修复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城市用地的土壤污染修复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然而经济效益不好的农耕地修复却举步维艰。雷梅说:“农田耕地污染牵涉食品安全,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引导和相应政策落实力度。”据专家估计,全国耕地修复需投入10万亿元以上。
         
      除了资金缺口,土壤修复还存在责任不明确、相应的技术标准缺乏和法律缺失等问题。“比如,一块地怎样才算修复好了,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标准和法律问题。现在一些企业把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场地挖走之后,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但事实上,这种方法只是将污染转移,并没有把污染物消除掉。”
               
      雷梅说,在我国耕地紧张的情况下,恢复土壤生产力的植物修复技术符合我国的国情,又比较容易被接受和推广,希望国家从立法、政策上尽快出台配套的土壤污染修复标准、规范,更好地引导土壤污染修复市场。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