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赵德峰
寿光鸡宝宝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行情
很多人都在关心行情,都在盼望行情尽快好起来,什么是行情?真正的行情是消费带来的产品的价值体现(价格)和变动趋势。
决定行情的永远是供求关系,少了就贵、多了就烂。
没有“市场”的畜牧产业是个不完美的价值链,这也是一条龙企业难受的根本原因,消费者的喉咙就是产业的瓶颈。
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均衡的盈利和风险分摊才健康,否则就是畸形发展,多年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你愿意干两份活发一份工资吗?很多行业大佬就在干这样的傻事。假定利润不变去设计扩大规模是个主观主义的错误。规模大了,利润率不会下滑?
2014对畜牧业来讲依然是个小年,在起起伏伏中坚持。整个行业的利润不容乐观。
略与术:
我们习惯于讲略,略就是“计谋”,是具备前瞻性的、系统性的、全面性的、长期的一种计划和谋划,韬略、谋略、战略、策略等等。
我们也习惯于讲术,术就是“技艺”,术业有专攻,学术、艺术、技术、武术、权术、战术等等。
现实情况是我们对略关注不够、理解不透、缺位或错位。我们对术则是过分关注,但是业内之术普遍不统一、不规范、不标准、不可靠。急功近利是难以做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
略不到位,我们对白羽肉鸡产业的发展前景就看不到、看不远、看不透,就没有信心、就会迷茫。术不可靠,我们的养殖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很难蹚出一条安全可靠的、简单而又能迅速复制的成功之路。
消费需求:
很多领导和专家在计算肉类消费需求的时候,更多的是用外国人的“胃”“乘以”中国人的“嘴”算出来的,严格来讲这种算法是不靠谱的。
不管发达国家吃多少?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我们可享用的动物蛋白实在是太丰富了,肉类、海鲜类、水产类、蛹类、昆虫类、蛋类、奶类,应有尽有。吃的种类多了、单一品种上分摊的数量就少、产量就被消费设置了天花板。
中华美食文化更注重色、香、味(为什么说是舌尖上的中国啊?),同时还关注养生和减肥,还没怎么吃呢,很多人已经不怎么敢吃了。比起发达国家人均消费35公斤、50公斤鸡肉,我们的目标是多少?12公斤、还是15公斤?盲目扩张和无限预期只会把养殖业再次拖入更大的波动和灾难之中。
在一些发达国家禽肉消费已经超过了猪肉,在中国,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至少你十年内是很难实现的。目前猪肉的消费是禽肉的3倍!在很多传统消费项目中,猪肉有不可替代性。
品种和体型的缘故,国人在养生和美体方面还是很讲究的,迈开腿、管住嘴成为时尚,这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肉类消费的预期,粗茶淡饭和青菜萝卜成为养生之美味,越是生活好了,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度就越大,因为大家都留恋这个缤纷的世界和美好的生活。你喜欢西方女人的胸和屁股吗?太累!这和我们所推崇的窈窕淑女差距太大了。
白羽鸡肉健康、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未来会随着加工工艺和烹调技术的创新在消费上还有弹性上升空间,但这种消费增长的速度是渐进的,不是跳跃式的,是可期望的,但又不可寄予厚望。
恢复性增长:
目前国人对猪肉的消费38公斤、禽肉10公斤、牛肉4公斤、羊肉4公斤,其他4-6公斤。综合来讲,我们对动物蛋白的摄取并不低,何况还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如各种“豆制品”等也在唱大戏呢,所以我们不可能在肉类消费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毕竟不是“食肉动物”。
2013年的H7N9事件,让行业蒙羞、蒙冤、蒙难,禽肉消费一度跌入近几年来的最低谷。随着风波的平息、随着专业化的引导和舆论纠偏,未来对鸡肉的消费会有一个恢复性增长过程,这取决于消费者信心、能力和潜力。
因为猪肉是主角,在猪价潜水的时候,毛鸡价格也会被拖累。这个恢复性增长也是起起伏伏的、是漫长的。
消费能力与潜力:
消费能力,取决于现在有多少人在吃?有多少想吃的人能吃得起?不论从习惯上还是信仰上来看,不吃鸡的人很少,但想吃就吃的人有限,这与鸡肉供应、家庭消费能力有密切关系,在很多地方、鸡肉在农民的餐桌上还是奢侈品。
消费潜力,未来有多少人开始热衷于消费鸡肉?未来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又有多少人开始增加鸡肉消费?不吃的开始吃了、吃的少的开始吃得多了,是否还有吃的多的开始减食的问题?
另外鸡肉的加工和深加工、调味、规格、冷链供应、成本和安全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的演化。
土地流转与规模化: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更有利于推动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种植业的发展,但对规模化养殖还是有很多的困难和限制,因为出于环保的要求,规模化养殖要远离城镇、村落、河流、水源等等,基本农田不能动、一般农田本来就很少也不好动,未来的规模化养殖被压缩到荒滩、荒山、废弃的窑厂等很有限的地方了,何况这些地方也缺乏能支撑规模化养殖的资源,这种发展也是有限的。
不管怎么说,规模化总是趋势,一是新建的场、新发展的区域走的是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路子;二是老场的改造、扩建,传统养殖区域的集中和优化,都会促进肉鸡养殖规模化的发展。
规模化是主流,养殖业会逐渐向养殖不发达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会成为新的增长点,但一定要注意整体规划、土地综合利用和系统开发。
而传统养殖密集区域会因为环保的要求、疫病防控的压力,逐渐淘汰落后、过剩、污染、散落的产能,这将更有利于“当地”规模化养殖的健康发展。
解决规模化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从而实现健康养殖和满足食品安全。
规模化也是有限度的,不是以土地、资金、意愿为框架的,而是以能满足生物安全的“全进全出”为条件的。
规模化与专业化:
在发展规模化养殖中,必然会涉及到专业化,何?只有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靠谱,内行和外行有着质的区别,即使都是内行、从业经历的不同也会表现为能力上的千差万别。
支撑规模化养殖的专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畜牧、兽医、动物营养等,还包括整体畜牧设计、建筑、设备、机电、购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
就设计来讲,现在的很多规模化鸡舍都自诩为标准鸡舍,请问什么是标准?几乎没有人能回答。是否很可笑,这让想起一句笑话:真理有两条、你一条、我一条!没有标准的标准就是不标准。只有冷静下来,我们才能更理性地对待规模化养殖。
鸡舍的尺寸(长度、跨度、高度)五花八门,你的管理参数就没法借鉴和统一。
地养、发酵床、网养(留走廊、定期清粪)、网养(不留走廊、出栏后一次性清粪)、笼养,都要走相对一致的建筑设计标准,这样你才能借鉴那些成功者的做法、经验并套用他们的参数。
未来的规模化养殖从建筑设计开始就要尊重那些养殖成功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本着两个基本原则,以鸡为本、以人为本,去设计,最大限度地给健康养殖保驾护航、最大限度的让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下力气学习、用心操作,在机械化、自动化上走得更快、更轻松。规模化绝对不是人力和劳动强度的叠加。
建立专业化的免疫队、抓鸡队、清粪队、冲刷和消毒队等。
管理的贡献
单兵作战靠智商、团队作战靠情商,规模化养殖其实就是一个团队的集体运作,这里有分工、需要合作,这需要情商,更需要管理。
很多规模化养殖的失败就是失败在管理上,我曾经多次说过,技术是兵器、管理是武术,就养殖户来讲技术很重要,就规模化养殖来讲管理比技术更重要。
管理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很简单、也很深奥,牵扯到心态、心情、心理、沟通、协调和协同。研究管理其实比研究养殖本身还难得多,要想打胜规模养殖这场战争,没有管理是万万不能的。管理要从修身、净心、醒脑开始。
经营思路:
透视现状,保持理性。
预知未来,建立信心。
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养殖过程与食品安全相结合。
发展规划与国家政策相结合。
如果管理是大大方方,更注重的是人性化;那么经营就是斤斤计较,更注重数字化;整个过程最保险的就是要依赖精细化!
白羽肉鸡的优势:
饲养周期短,36-52天。我习惯于38-40天卖。
生长速度快,36天5斤、40天6斤。
饲料报酬高,36天1.45:1、40天1.65:1。
鸡肉成本比猪肉、牛肉、羊肉等都低很多。
鸡肉的优势:优质廉价蛋白来源、鸡肉性味甘温,功用广泛,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强筋健骨、活血调经,对虚劳、消瘦、水肿、病后虚弱、久病体虚、健康调理、产妇补养...等意义重大。
鸡肉的营养价值:100克鸡肉含,水分74.2克,蛋白质21.5克,脂肪2.5克,糖0.7克,热量111千卡,钙11毫克,磷190毫克,铁1.5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9毫克,尼克酸8.0毫克,灰分1.1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E等。 鸡肉不但含脂肪量低,且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为小儿、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中病后和产后虚弱者理想的蛋白食品和滋补佳品。
鸡肉的优势随着科普和宣传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接受,这会给鸡肉消费带来美好的未来。国人对鸡肉的认识毕竟没有猪肉那么深远。
未来的发展前景:
规模化养殖,打造产业基地。
专业化管理,实现健康养殖。
规范化加工,保障食品安全。
消费模式多样化,冰鲜品、调理品、熟食都将各显其能,真正“秀鸡肉”的时候快到啦。
发展要和消费相匹配,否则会出现新的供求不平衡,导致市场波动,尤其是祖代、父母代鸡的引种和繁育要把握好节奏,不能再坐过山车了,无度和过度发展都是有钱人在赌,十赌九输。
发展格局:
育种业将会更集中、更规范、更有理性。10万套以下的种鸡场会淡出江湖,1万只以下的养殖户将销声匿迹,这个时间不会很长。
规模化发展,重新布局基础产业,场与场之间相对更疏远、更专业、更规范、更标准,环境得到改善、自然隔离带再度被建立起来、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更规范和安全(密封收集、集中加工)。
白羽肉鸡发展由密集区向空白区逐渐稀释。
集团养殖将逐步实行“租赁经营”和“承包制”以期摆脱困境,否则体制问题解决不了、机制就没法建立、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技术路线:
传统的养殖技术会在辩证、辩论、比较和鉴别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对设备的使用将成为环控技术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方面,我们对设备的认识、理解、使用还远远不够,还有太多的失误和错误。
探讨并验证新的免疫接种程序、产品、方法和技术,本着免疫保护越来越好、应激越来越小的原则进行。
探讨新的养殖模式和环境控制技术,如发酵床已经在很多地方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成绩。
探讨新的动物保健程序、产品和技术,从治病向防病转型。
探讨新的针对一线养殖的管理流程、操作标准、执行方法、评价体系。
盈利模式:
规模化养殖是企业行为、经济行为、投资行为,不盈利是不行的。
如何实现盈利?向管理要效益成为不二选择!盈利模式就一个系统支撑,是可复制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
管理带来的价值首先是生产指标的改善和提高,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空间增加。在这方面,我们空间还很大、还有很多的机会!科学技术是支撑养殖过程的重要因素,专业化管理永远是打造养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管理不是简单地管控养殖成本和费用,那样会走入抠抠搜搜的管理误区,反而会每况愈下。有效的管理就是要研究员工的主动性、环境的可控性、鸡的舒适度、产品的性价比、生产效率与效益、投入产出比等等。
品牌塑造:
未来白羽肉鸡的发展要塑造两个品牌:
1、健康养殖品牌,这个要突出过程控制、饲养日志、化验(饲料、饮水、药物)、检测(抗体、病原、环境)和追溯(文字、数字、图片、档案)。
2、食品安全品牌,健康的养殖基地、严格的过程控制、宰前抽样检测、产地检疫、屠宰监控、食品加工、调料调味、包装和销售(冷链储运)。
品牌起来了,消费就起来了,养殖也就起来了,现在是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的时候,难怪消费者不感冒、不领情、不信任。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未来的白羽肉鸡养殖品牌的建立,是从业人员不容忽视和不可推辞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