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4月30日发布全球首份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报告,“后抗生素”时代正在逼近。该组织指出,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下降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应当建立一个观测系统来监控这种情况。
WHO的这份报告并没有让人们看到什么希望——该报告将来自129个成员国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展现了抗菌药物在全球各个角落所面临的巨大耐药性。在农业生产,特别是在为促进牲畜生长过程,以及和医院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了耐药细菌的迅速增殖,并通过人际旅行和糟糕的卫生环境而传播。
WHO报告还称,抗生素危机将比上世纪80年代的艾滋病疫情更加严重。据统计,我国人均使用抗生素的剂量是美国人均量的十多倍,“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虽然目前的形势很紧迫,但不少医界人士认为,“谈抗色变”无必要,防止滥用是重点。
背景
“无药可用”言下何意?
抗生素的发现作为20世纪最辉煌的现代医药成果,曾治愈多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对抗菌药物有很强耐受性的细菌也随之出现。“超级细菌”,它本身并不像名字那样可怕,但是它所带来的耐药菌问题之严重,恐怕已超过常人想象——高耐药性不仅存在于人体内的病菌中,就连我们生活环境中的细菌,也在产生越来越无药可治的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目前认为后一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
抗生素作为不可再生的药物资源,研究开发的成功率约为一百万分之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每5年只批准两个此类药品。现在,可用药物资源越来越少,能够提炼出新抗生素的生物几乎已经开发完了。目前,由于研发难度增大,成本不断上升,各大制药企业的抗生素类药物研发投入逐年减少,世界五大制药公司有三家已经裁撤了感染部或削减了经费投入。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家畜存栏数世界第一,随着家畜养殖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使整条食物链中的药物残留量逐级增加。作为食物链的终端,人类成为这些残留药物最终承载者。动物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后,很容易导致病毒发生变异,最近几年发生的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禽流感等很可能就与此有关。一旦病毒变异发展到可以轻易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话,后果就非常严重了。此外,进入人体的抗生素会刺激肠道菌群,造成肠道菌群失衡,使之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用药无效。
追问
治病保健不可或缺
目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疾病,部分产品同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沈建忠指出,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不仅普遍,而且也是必要的。即使在发达国家,无论养殖管理水平多么先进,也要用抗生素对畜禽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如鸡、猪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奶牛乳腺炎等发生频率国内外都很高,常需要使用青霉素类、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
沈建忠称,在目前情况下,抗生素是控制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如果不用抗生素治疗,不但动物会死亡,更重要的是病菌在动物中传染,会在环境中更大量地释放,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另外,少量的抗菌药物,如杆菌肽、黄霉素等,在亚治疗剂量下对动物还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国内外养殖业至今仍将它们作为抗菌促长剂使用。可以说,美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国家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动物产品的极大丰富,抗菌药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用抗生素养殖产品产量将下降近五成?
2006年,中华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等11个学会参加的重大政策研究课题专家座谈会上就曾指出,现在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场普遍存在过量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类药物的问题。据估计,如果不用抗生素类药物,相关养殖产品的产量将下降30%~40%。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服农民拒绝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
抗生素残留一定有危害吗?
问:之前有媒体报道说,动物产品中残留抗生素,已经成为耐药菌产生的原因之一。抗生素残留是怎么产生的?
沈建忠:畜禽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并不一定产生残留危害,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所谓科学合理地使用,就是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产品必须是国家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允许使用的品种,并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书使用,包括使用动物对象、适应症、用法和用量、休药期或弃奶期等。也就是说,只要在畜禽养殖中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不滥用,严格执行休药期产品不允许上市销售等规定,药物残留危害就不会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畜禽养殖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导致肉蛋奶中出现一定的残留,但残留不等于一定产生危害。抗生素残留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欧美发达国家根据抗生素的种类、使用目的等制定了肉蛋奶等畜禽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安全限量标准,即最高残留限量。我国农业部于2002年发布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并适时参照国际标准和欧美标准进行修订。在实际生产中,只要肉蛋奶中抗生素残留量低于规定的安全限量标准,该畜禽产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问:也就是说,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养殖中使用抗生素关联不大?
沈建忠:世界卫生组织和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得出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养殖业使用抗菌药物有可能引起动物病原菌(如沙门氏菌、弯曲杆菌)耐药性的升高,但共栖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的耐药性,虽然人们担心其风险,但目前仍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表明其可以由动物沿食物链传递给人并造成危害。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2009年度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人源细菌耐药普遍较为严重。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单位监测表明,当前我国人源细菌对新型抗生素严重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人医临床不合理使用或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而非由养殖业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动物源耐药细菌传播引起。
探因
抗生素“受宠”的异样理由
理由一:抗生素是特效药,管用有疗效
误解急用药,选抗生素
“快点,快给我拿一瓶治拉肚子的××抗生素!”
营业员问:“您怎么要用这么多?有处方吗?”
养殖户说:“不是人吃,是猪吃。我养了20头猪,这几天它们拉肚子,而且拉得很严重,兽医站离这里远,来不及去了,你们快给我拿药吧。”
营业员说:“可××抗生素是处方药,您没有处方呀。”
养殖户说:“这20头猪可是我的命根子,你们帮帮忙吧。”
养殖户总希望有特效药给畜禽治病。上述情形可谓在基层兽药店早已司空见惯。
袁亮在北京东郊经营一个小养猪场。四年前,他刚入行的时候,对养殖知识一窍不通,本该半个月给猪打一次的药,为了见效快,每星期打一次,“结果间隔时间太短,猪不吃食,还发高烧”。焦头烂额的袁亮问询兽医后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在国内养殖业,相当多的从业人员像袁亮一样,缺乏科学养殖知识。江西省宜丰县的一名兽医就曾向媒体表示,当地养殖户在使用抗生素时,不考虑毒副作用,只考虑疗效,为了见效快,还会把几种抗生素混在一起大剂量使用。
袁亮场里的猪,最常见的发病就是腹泻、伤寒和气喘,“跟人一样,天冷天热的时候,就容易得病”。过去,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感染属于容易治疗的细菌性疾病,现在却变得不易治疗,成为猪的主要传染病。
误解人药兽用效果好
目前,给家畜、家禽及宠物使用人用药,特别是使用人用抗生素治疗兽病现象比较普遍。养殖户总希望有特效药,过度依赖抗生素的防病作用。“加大剂量使用已是普遍现象。”一位兽药经销商说,更有一些养殖户将人用抗生素当做兽用。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药物因为耐药性而失去作用,在兽药领域,抗生素快速更新换代已是不争的事实。拥有多年养猪经验的罗明就曾向媒体表示,十年间保健用药品种已从最基本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转变到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磺胺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高端抗生素。但保健方案不变,为了防止耐药性产生,已经到了只有时常轮换用药的地步。
山东省五莲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李军称,“人药兽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快遏制兽病病情,但并不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方面,某些药品,如抗菌药,在动物体内排除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并主要通过动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完成。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抗菌药的使用,在动物服药后较短时间内就提取奶、蛋、血液、肉、脏器等供人食用,抗菌药就会通过食物链间接传递给人类,从而在人体内形成抗体,影响人体健康。
李军还指出,“人药兽用”在针对性、适应证和剂量等方面很难掌握,极易引发动物的耐药性、药物残留,甚至毒副作用等问题,所产畜牧产品安全性较差,食品卫生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直接影响人民群众饮食健康和生命安全。
理由二:兽药店六成利润来自抗生素
据央视曾报道,一般药房的考虑也很简单:我按照规定不卖给你抗生素,肯定有其他地方因为想挣钱而卖给你。既然如此,这钱不如我自己来挣。按照有关报道,如果严格执行这个规定,药房的营业额将下降20%。
据了解,抗生素产品更新换代极快。两三年是一种新兽药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生产企业与经销商想方设法为新药找卖点就显得迫不及待。他们推销新型抗生素,各式各样炫酷的商品名层出不穷。“新兽药上市头两三年利润最高。”一兽药经销商曾介绍,新药上市初期,由于寡头企业垄断生产,企业利润至少有50%,经销商利润也有20%。随后市场竞争加大,利润空间下降,“比如现在,2004年曾热销的氟苯尼考已处于利润下降期。”据介绍,目前多数兽药经销商门店利润来源主要依靠抗生素产品的销售业绩,大约占六成左右,一位不愿具名的某抗生素生产企业业务员曾称,作为一家厂家在兽药门店的驻店员,他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协助门店推销其产品,其经济收入与产品销量挂钩。
理由三:养殖户不用抗生素就要被扣钱
曾在一家养殖企业担任过高管的张胜军曾坦言,肉鸡养殖户在养鸡过程中喂养药物,其实与养殖企业大量推销药物直接相关。一些养殖企业与养殖户签订合约,规定所谓的“五统一”,也就是统一饲料、统一鸡苗、统一用药、统一技术与管理、统一收购。而按照这个规定,养殖企业就可以变相向养殖户卖药了。
据他称,肉鸡放养企业通过药品的进货价和零售价差价,约20%左右,再加上兽药厂给兽药屠宰企业和放养企业的返利,加在一起的药品利润大概在60%左右。
卖药利润丰厚,养殖企业自然卖力推销。张胜军坦言,农户是被迫要求用药的,如果农户用药不够的话,公司就从农户的利润里扣钱。一只5.5斤的鸡,必须使用1.5元~1.8元的药,这也是行业不成文的标准。
理由四:厂家故意迎合养殖户非法添加抗生素成分
据某兽药产品的销售人员介绍,不按照批号要求生产兽药几乎已经成了行业内的潜规则。像抗菌药一个批号应该只有一种抗生素成分,但是生产出来的成品药里至少含有三种以上的抗生素成分,这些药也被销售者俗称为复方药。
在郑州一家兽药厂,销售人员曾坦言,他们严格按照药品批号生产的部分样品只是应付抽检,而投放市场的却是另外添加了其它抗菌成分的药品。在一些兽药经销点,购买者还可以轻松购买到抗生素的原料粉,很多药甚至是明令禁止的人用药。
知道违法违规,药厂又为何要这么做呢?央视报道称,原来,这些制售者认为,杀菌效果好养殖户才会愿意购买。为了商业利益,他们愿意铤而走险。
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夏咸柱
近5年来,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已占食品安全事件的60%以上,而食源性疾病病原与动物疫病密不可分。动物疫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其严重,在已知的200多种动物疫病中,70%以上都可以感染人类。而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为控制动物疫病,大量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国内养殖业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已经是全世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动物源食品抗菌药物残留也成为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养殖业所使用的许多兽药都存在致畸、致突变或致癌等危害,如硝基呋喃类、砷制剂等兽药都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刘华贵
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病就不要预防性用药。“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西药抗生素,损伤肝脏、肾脏,使抵抗力降低。药物的残留,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北京办事处家禽技术主任韩彦明
长期低剂量用药不能杀死细菌,而会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如果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就将研发新的抗生素,这将是一个非常昂贵而漫长的过程。”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马闯
尽管肉鸡行业在中国畜禽养殖产业中,算是规模化养殖程度很高的产业,但全国约50家大型养殖企业也只占市场的一半份额,“和规模化高的国家相比还差很远”。市场上还大量存在着“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终端多了,对抗生素的治疗、预防和停药问题,很容易在执行中有偏差”。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许剑琴
国内生产的抗生素50%都用于动物养殖,而化药、抗生素的盲目滥用和严重超标,导致畜禽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下降,也造成多病原疫病流行,且难以诊断和防治。
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宏全
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研发化学药和抗菌药的替代品,中兽药和中兽药饲料添加剂则是最佳首选,这也已经是业内共识。但科学评价中药有效性的新的药效评价系统,需要将中药药理学与中药化学密切结合,研究中兽药的剂型、制剂如何才能提高和保证其生物利用度。就像钓鱼一样,12800种药材、一万多个中药处方的化合物宝库就是鱼塘,鱼塘里的鱼是有效的先导化合物,现代生物医药手段是鱼钩,遵循中医理论和原则,按“材”、按“方”或按“理”来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