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目前疾病越来越复杂,新疾病不断出现,旧疾病发展变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禽病工作者必须具备新的观点认识疾病、研究疾病,才能对当前的养禽业做好保障性服务。而当前家禽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家禽的免疫力低下。家禽免疫力低下、多种免疫抑制病频发、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呼吸系统疾病频发、应激因素多、采食量过低、饲料霉变、沙门氏菌净化不彻底、生长缓慢,是众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免疫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的过程;也可理解为机体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学反应。
1 家禽的免疫系统包括
1.1 中枢免疫系统:腔上囊、骨髓、胸腺;淋巴组织: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哈德氏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1.2 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辅佐细胞、其它免疫细胞。
1.3 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2 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家禽的影响
既然谈到了免疫抑制,那么何为免疫抑制呢?是指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受到损害,致使免疫功能发挥不正常,免疫应答功能暂时性或持久性机能障碍的一种状态。
免疫抑制病:是指能使机体免疫器官发生非暂时性和难以修复性免疫抑制的病原引起的疾病,称之为免疫抑制病。
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最主要原因,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马直克氏、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贫血等。鸡群感染后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生免疫抑制,对其它病原微生物易感染性增加,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导致免疫失败,从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3 造成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
3.1 药物产生免疫抑制:如呋喃类、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药物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抑制骨髓干细胞的发育;大剂量长期使用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会发生致畸、贫血等现象。
3.2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代谢产物,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机体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下降,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和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协同抑制作用。
3.3 疾病的因素: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所产生的代谢因子破坏中性白细胞和肺泡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产生免疫抑制。
3.4 随意加大剂量和不科学规范的使用疫苗造成的免疫抑制。
3.5 应激反应造成免疫抑制:如疫苗的应激、气候的突变和饲养管理中出现的断喙、抓捕、换料、转群、通风不良等因素都会引起机体因恐惧或不安而使代谢紊乱,类固醇产生增多,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从而使隐性病毒激活而感染发病。
4 建议措施
4.1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4.2 尽量解除各种免疫抑制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4.3 预防细菌或病毒等一些相关疾病的继发感染。
4.4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中添加有利于提高机体体抗力的一些维生素或黄芪多糖等,制定完整的预防保健方案。
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着整个养禽业,它使鸡群发病从而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提醒广大养殖朋友,不断的完善饲养环境和提倡科学的饲养方法。坚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