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饲养管理
  • 养猪技术
  • 猪场生产管理模式的探讨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4-15  发布者:佚名  共阅707次

    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猪场经济效益的取得以及效益的大小,在于猪场对风险意识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猪场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猪场的管理在某种意义是来说就是对猪场风险的管理。猪的行情固然很重要,行情的好坏可以影响猪场的效益,但并不是绝对的,即使在行情最好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亏损的情况,管理和行情并重。
        影响猪场生产有以下重要因素:选址、土地和建筑物的面积、猪舍布局、设备设施、猪种(母猪、公猪的配比)、胎龄结构、饲料质量(原料质量的选择、预混料的选择)、人员(场长、技术员、饲养员、后勤人员)、管理(规章制度、生产指标、饲养管理、人员考核、成本核算等)以及疾病防控(卫生、消毒、免疫程序)。
    1猪场的基础条件
    1.1选址
    应选择地势高燥、远离居民点、其他牧场、动物屠宰场、食品厂、污水厂、水源取水口等,远离主要交通要道。
    1.2土地和建筑物的面积
    100头母猪以1∶20生产,年上市商品猪2000头计算。以每头猪1m2算,需要猪舍2000m2,加上配套面积25%(饲料仓库、办公室、民工房、兽医室等),约需2500m2。以土地利用率1∶2,需土地5000m2,加上配套土地(以1∶1计算)约需土地10000m2。
    1.3猪舍布局
    猪场应设置以下4个基本区域:
    1)生活和管理区:仓库、办公室、食堂、民工住房等;
    2)生产区:种猪繁殖区(公、母猪)、分娩区(产房)、保育猪区、育肥(大猪)区;
    3)污水污物处理区:干粪堆放场、尿液处理(如最简单的三格沉淀池);
    4)配套附属区:门卫消毒更衣室、引种(病猪)隔离舍、围墙、出猪码头、污水污物处理。
    1.4设备设施
    猪场的设备实施包含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
    1)基础设施:充足的水源(冲棚水和饮水应分开,猪只饮用水应使用自来水或深井水,冲洗、消毒猪舍和器物的可用河水);电源保证(保证有足够的电源(加工饲料、猪只保温、冲洗消毒猪舍、人员生活)。
    2)生产设施:分娩母猪栏、保育猪高床漏缝地板、围栏、喷雾消毒器等。
    2猪场主要的生产条件
    2.1种猪
    种猪的品种一般为:
    1)母猪:土猪、土杂、二洋(长大、大长)、配套系(斯格、迪卡、PIC等);
    2)公猪:杜洛克、皮杜、土猪、配套系(斯格、迪卡、PIC等)。
    2.2数量
    生产母猪100头,配套公猪4-5头。母猪年更新率25-30%(母猪年淘汰率25-35%,公猪年淘汰率40-50%);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母猪淘汰率10%,公猪淘汰率20%;每年应更新母猪30头左右(公猪4-6头),分2-3次更新,每次更新10头-15头(公猪2头)。
    2.3母猪利用年限
    平均4年(8胎龄左右)。
    2.4公母比
    自然配种1∶25(公猪年轻化,使用期为1-2年,年更新50-100%,配备4-5头生产公猪,每年更新2-4头后备公猪)。
    2.5胎龄结构
    1-2胎龄(生产不稳定)15-20%;3-6胎龄(生产率高而稳定)45-60%;7-8胎龄15-20%。合理的胎龄结构是猪场取得稳定生产成绩的基础。
    2.6引种注意事项
    有计划的选择有良好资质的固定的(1-2家)种猪场,尽量少引种(每年限于2-3次),慎引种(引种之前需了解被引种猪场的疫情情况和防疫情况);对新引进的种猪与本场猪采取隔离、适应措施(隔离60d左右,期间把本场母猪的粪便放入新引进的种猪舍、做好主要疫病的抗体检测并与本场的免疫程序相衔接。
    3猪场管理制度
    3.1生产区防疫制度
    1)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2)未经许可,一切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
    3)区内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
    4)入生产区必须严格进行消毒,更衣,换鞋,洗手等程序。
    5)场区不得喧哗,区外人员不得触摸猪体。
    6)保持区内整洁卫生,不乱吐痰,不乱丢废弃物,不乱大小便。
    7)不准携带任何非生产用品入内。
    8)不准在区内洗浴洗衣。
    9)严禁外来车辆入内。
    3.2饲料管理制度
    1)科学制订饲料配方,严格按配方配合各种日粮,按饲养标准喂料。
    2)及时采购饲料原料及各种添加剂,各种饲料必须准备3d以上的储备,以防停电等无法配料,切忌停喂待料。
    3)广辟原料采购渠道,优质低价,降低生产成本。
    4)注意节约饲料,饲料账目要清楚,及时登记每次进料和发料的种类和数量,做到进料清发料清。
    5)饲料库要有专人管理并及时整理,及时维修机器设备和工具。
    6)保持饲料库的通风换气,日常做好灭鼠、防蛀、防霉工作。
    3.3门卫卫生防疫制度
    1)外来人员或车辆,凡未经许可和消毒,不得擅自进入猪场,更不得进入生产区。
    2)生产区严禁访问,如有必要则必须经过规定的消毒程序进行消毒;并有专人陪同参观。
    3)允许入场的外来人员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接触栏圈,更不得轰赶或触摸猪只。
    4)凡外地引入的猪只,及时注射疫苗并消毒,至少经10-15d隔离观察,确认无异后方能合群。
    5)例行1周1次全场清洁消毒,搞好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注射。
    6)定时对全场猪只驱虫。平时做好粪便卫生管理工作,随时清沟。
    7)切实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工作。
    8)猪场内禁止一切外来猫和狗进入。
    3.4病死猪、污水、污物处理制度
    1)对病猪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2)对病因不明,一次死亡较多的要实行“早、快、严、小”的处理办法;
    3)及时对死猪(包括产房的胎衣、胎胞)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如深埋(2米以下)、焚烧;同时对被病死猪污染过的场地、器具、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4猪场的疫病防控
    4.1猪舍的卫生
    减少猪舍空气中的灰尘和及时清除猪舍中的猪粪是创造猪群好的卫生条件的两大主要工作。配怀舍每天上、下午各1次,产仔舍及保育舍地面上的栏架、保温板、窗台、用具每天清抹灰尘1次,地面1周2-3次,育肥舍每天上、下午清扫粪便及栏舍卫生各1次。各猪舍每周清扫1次蜘蛛网。
    4.2消毒
    1)猪舍的消毒:每栋猪舍及每个产房区、保育区的入口都要设有消毒池和放置消毒盆,每两天换消毒液一次(大门入口消毒池每周2次),人员出入必须消毒鞋和洗手。
    2)环境消毒:道路消毒前要先将有机物、杂物、灰土等彻底清理干净,其他环境消毒前应将杂物彻底清理干净。
    3)空栏消毒:彻底清洗—干燥—检查—消毒—检查消毒效果—完成。
    4)消毒方案:产房、保育栏每天1次用1∶500-1∶1000百菌消-30消毒;母猪舍每周用“百菌消-30”1∶1000带菌消毒1次;母猪在进产房前,产房进行彻底消毒,并空栏1周以上,对进入产房前的母猪全身消毒,对每头母猪测体温,对体温高的母猪治疗后再进入产房;母猪分娩时,对母猪的后躯及乳房进行消毒;断脐带、剪耳、剪牙、剪尾巴用的器具用1∶200“百菌消-30”浸泡。
    4.3免疫
    4.3.1生产公、母猪免疫接种
    1)猪瘟、口蹄疫每半年一次;
    2)配种前半个月注射猪蓝耳病疫苗;
    3)产前3-8周注射伪狂犬疫苗或每年3次;
    4)每年9月底至次年3月,在母猪后海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疫苗;
    5)产前3周注射大肠杆菌疫苗;
    6)有萎缩性鼻炎的猪场,母猪产前2周注射猪萎缩性鼻炎疫苗。
    4.3.2后备公、母猪免疫接种
    1)分别于1周龄、3周龄肌肉注射喘气病疫苗;
    2)猪瘟、口蹄疫:每半年1次;
    3)伪狂犬:首免8-10周龄,间隔4周二免;以后,每年3次或临产前3-4周注射伪狂犬疫苗;
    4)5月龄后配种前,免疫接种细小病毒、乙脑、蓝耳病疫苗;每种疫苗免疫需间隔1周以上,然后,再重复注射1次;
    5)产前6周和2周各1次肌肉注射猪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
    6)产前5周和2周皮下或肌肉注射仔猪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大肠埃希氏菌病二联灭活疫苗;
    7)每年9月底至次年3月底产前1个月在后海穴免疫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
    4.3.3肉猪保健疫苗免疫
    1)7日龄:喘气病;
    2)21日龄:喘气病;
    3)25-30日龄:猪瘟;
    4)35-40日龄:蓝耳病;
    5)45-50日龄:伪狂犬病;
    6)60-65日龄:猪瘟;
    7)70-75日龄:口蹄疫;
    8)110-115日龄:口蹄疫。
    4.4药物保健
    1)仔猪三针保健,即冬春季节分别在出生第1天、第7天、断奶当天肌肉注射速解灵0.2mL、0.2mL、0.4mL;夏秋季节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0.5mL、0.5mL、1mL;
    2)断奶料后整个保育阶段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2kg、中药鱼腥草粉5kg;
    3)保育出栏第1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
    4)分别在6-8周龄、12-15周龄在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或肌肉注射通灭;
    5)根据需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附红小体药物;
    6)公母猪每半年驱虫1次;
    7)母猪产前1周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2kg+鱼腥草5kg,预防母猪产后感染和母猪三联症。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上一篇文章:产房仔猪寄养标准
    下一篇文章:猪场母猪产房管理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