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机孵化过程中的管理技术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4-03 发布者:佚名 共阅892次
1.种蛋入孵。上盘后的种蛋,经过预热、消毒后入孵。入孵时将蛋盘插入孵化机内的蛋架即可。但要注意架的平衡,防止翻蛋。
2.温度调节和通风。温度经过调节固定后,一般不要再动,刚入孵时,由于开门放蛋,散失部分热量,同时种蛋和蛋盘又要吸收热量,而使孵化机内温度急剧下降,这是正常现象,过一段时间会逐步恢复正常。在正常情况下,机内温度偏高0.5℃或偏低0.5℃时,即要检查原因,予以调整,因此要随时观察机门上温度计批示的温度情况,如有不正常就要及时检查控温系统,排除故障。随着胚龄增加应适当开启排气口,到后期应全部打开,以保持胚胎正常发育对氧气的需要。但前期不应开启过大,以免加温较慢,浪费电能。一般在1~19日胚龄期间要求孵化机内的温度为39℃左右。19日胚龄移入初孵机时,温度应38~38.5℃。在使用孵化机时要注意,一定要按孵化机生产厂的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温度试用,还要考虑所处的地理条件。
3.湿度调节。孵化机内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一般为53%~57%,孵化期间要定时观察机门玻璃窗内的干湿球温度计。另外,感受元件的纱布与水盆内也要经常换水,纱布被脏物污染后,要洗净重装。
4.翻蛋。要求每2~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为±45°。如果同时控制多台孵化机,翻蛋时最好使所有的孵化机翻蛋方向一致,这样便于管理。每翻蛋一次要做好记录。
5.孵化后期的管理。胚蛋孵化至18~19天,应转入出雏器中继续孵化至出雏。在转蛋时也要提高室温,动作要轻、稳、快。胚蛋在孵化20.5天时,开始大批啄壳出雏,见有30%以上出壳时,开始捡出羽毛已基本干了的雏鸡,并捡出蛋壳,雏鸡羽毛未干时捡出或在出雏机内停放时间过长,均影响雏鸡健康。在出雏完毕后,必须对出雏器、孵化机和孵化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出雏盘、水盘冲洗干净后放入出雏器进行熏蒸消毒。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