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据报道,广东养鸡户近日向中国畜牧业协会发求援短信,并请求其转发给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卫生部部长。短信中称,因广东反复报道人感染H7N9事件,导致消费者谈鸡色变,使当地活鸡量价齐跌,希望专家给H7N9禽流感改名。
养殖户欲为H7N9禽流感改名,意在给家禽正名:H7N9本是个疫情编号,它并不指向某个物种。就当下看,它并非仅在家禽、人身上“现身”过,在其他动物里也曾检测出。H7N9感染,是否系禽传人,也尚无定论。在此情况下,就把H7N9跟“禽”捆绑命名,难免会让家禽“躺着中枪”,也误导公众认知,造成公众谈禽色变。
正因如此,早在2013年4月,广东省禽流感专家组专家毕英佐曾建议,将“H7N9禽流感”改名为“甲型H7N9流感”,以矫正错误认知。只可惜,该建议后来“石沉大海”。
乍看起来,给H7N9禽流感改名,像是钻牛角尖;向副总理“递状”,也像小题大做——改名不意味着公众的认知习惯就会改变。但对养殖户们来说,对H7N9的误导性命名,后果不容小觑:许多人顾名思义,由“H7N9禽流感”衍生出“珍爱生命,远离禽类”式警惕,还远离活禽,不敢食用。这对家禽养殖业来说,无异于坏消息。
据了解,受H7N9影响,全国各地活禽交易直线下降,禽苗基本停止交易,部分企业开始淘汰种禽,致使养殖户亏损严重。中国畜牧业协业统计数据显示,仅去年上半年,家禽行业饲养环节在H7N9波及下,直接损失超过600亿元,有4000多万养禽农户和企业受牵连。在这“大数据”下,难以名状的是养殖户们的收益惨淡、生活维艰,失去糊口生计。
“一名之立,踯躅旬月”,给疫情取名,本该倍加谨慎。可轻佻的“H7N9禽流感”,却让禽类遭殃,让养殖业被殃及,这无疑值得审思。从养殖户权益的角度看,及早纠偏,当被提上公共议程。
事实上,给“禽流感”改名,有先例可循。2009年“猪流感”汹涌来袭,许多人也对猪肉心生恐慌。但没证据表明,猪是病原体,为避免在全球养殖业、禽肉贸易、居民饮食中引发混乱,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共同决定,停用“猪流感”名称,改用病毒分类的学名A(H1N1)型流感。规避“H7N9禽流感”误导,也可对此借鉴。
但问题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境下,改名容易,消弭公众的恐慌心理难。在概念先行的思维下,即便去掉“禽流感”的提法,不少人看到H7N9字眼,还是会联想到“禽类有风险”,对家禽产生抵触。
基于此,要消减“H7N9禽流感”的危害,功夫在改名外。比如说,加强科普,引导公众正确认知H7N9,了解其传播路径,掌握科学预防知识,而不是盲目恐慌。作为专家和媒体,也该多些专业导引,而不是跳脱科学语境地渲染。
当然,之于监管方,要保证公众安全,就该在疫情问题上收紧管束口径,采取倾向于严格的措施。但这不等于说,就该以牺牲养殖户利益为代价。政府部门大可从强化前端防控着手,做好禽蛋肉制品的检验检疫工作,指导养殖户严格执行消毒防疫措施,控制饲养密度,消除过密化饲养等安全隐患。
而今,许多养殖户已蒙受不小损失,启动必要补偿机制,不可或缺。但社会更应以此为契机,反思认知误区与信息淤塞:在疫情防治上,就算再紧急,也该多打科学的“预防针”,规避某些轻佻的命名、传言,前几年的“橘子生蛆”风波,就是殷鉴;与此同时,也该消除舆情扩散中的“肠梗阻”,在信息透明中,重塑公众对家禽制品的消费信心。
为“禽流感”改名,无关搞怪,而是种诉求表达:疫情防治与养殖业保护,本该置于公共决策的同一个界面上,而不能偏废。也只有对诸多“偏见”及早矫枉,养殖业才能迎来复苏机遇,某种程度上,多些科学知识,既是对疫情的最好防治,也是给养殖户权益筑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