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发之后,我国的畜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畜牧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在现代化社会中,我国政府不断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发展可持续的循环经济,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畜牧业与环境息息相关,要降低畜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就要转变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促进畜牧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1、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畜牧业指的是从事动物饲养和繁殖的一种产业,畜牧业的养殖方式包括圈养和放牧方式,其中放牧方式主要存在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圈养主要是以养殖场饲养为主。我国草原所占面积为43.6亿亩,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l/3,而且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新疆等西北地区。形成了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和川西牧区等5大牧区,这五大牧区属于纯牧区。除此之外,还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和宁夏5个半农半牧区。
然而由于草原的开垦使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我国草原面积退化十分严重。随着畜牧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草原的利用严重超出了草原所能承受的负荷,加剧了草原的沙化、荒漠化和盐碱化。到目前为止,我国草原完全退化的面积已达10亿亩,同时还以每年2000万到3000万亩的速度在加剧。草原的退化和草原面积的不断减少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不断增加,草原地区的降水逐渐减少,气候越发干旱,严重阻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加剧了草原的退化,破坏了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
从环境的污染方面来看,一是畜禽粪便等排泄物严重污染了环境。由于畜禽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氨、钙、磷等化合物、微量元素和药物等,这些排泄物对草原的空气、水源和土壤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聚,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二是饲料污染。饲料污染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各种细菌和病毒等影响了动物的机体;化学污染主要是有机氯和有机磷等农药的污染。重金属方面的污染主要是汞、铅等的污染,化学污染对动物的器官、组织和神经系统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大幅度增加了动物的发病率。三是药物残留的污染。畜产品普遍存在着兽药、消毒药物和农药等的残留,这些药物的残留对人体产生了隐性影响,同时不规范的畜禽屠宰也污染了环境。
3、协调畜牧业发展与环境的措施
要把畜牧业的发展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合理规划畜牧场地。畜牧场建设要远离城市和工矿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并且远离水源。在规划牧场时,要把农、林、牧三大农业产业结合起来考虑。
二是科学控制畜禽粪便,降低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一方面采用多种技术对畜禽的粪便进行处理,另一方面降低饲料中矿物质和粗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粪便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三是构建生态型畜牧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组织畜牧场生产,科学合理地利用牧场的自然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技术,在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无废物的排放和无污染的生产。
四是通过科学技术,加强畜牧场基础设施的建设。研发低污染和无污染的生物饲料,通过科学技术降低饲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通过高科技技术改良畜禽品种,培育高产量和高质量的优良畜禽品种。
4、结语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畜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草原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草原环境严重恶化。草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又阻碍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自197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我国政府强调要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农业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把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原文出自【中国养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