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火鸡和鸡可吞食粪便中活的组织滴虫而直接感染,但由于活的虫体非常脆弱,排出体外后数分钟即发生死亡,因此在生产上直接感染的方法是难以发生的。火鸡组织滴虫为多样性虫体,大小不一。非阿米巴阶段的火鸡组织滴虫近似球形,直径为3~16µm。阿米巴阶段虫体是高度多样性的,常伸出一个或数个伪足,有一个简单的、粗壮的鞭毛,长6~llµm;有一个大的小楣和一根完全包在体内的轴刺;副基体呈V形,位在核的前方;细胞核呈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平均大小为2.2µm×1.7µm。在组织切片中,组织滴虫没有鞭毛,它可以下列几种不同阶段存在:(1)“侵袭”阶段的虫体存在于病变边缘地区,虫体大小为8~17µm,呈阿米巴形,可形成伪足;(2)“营养性”阶段的虫体较大,大小为12~21µm,数目更多,成簇地出现在变性组织的空泡中;(3)第三阶段的虫体存在于陈旧的病变中,有嗜伊红性,虫体较小,可能是一种变性型虫体。
本虫的连续存在是与异刺线虫(又称盲肠虫)和普通存在于鸡场土壤中的几种蚯蚓密切相关联的。寄生于盲肠内的组织滴虫,可进入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并进入卵内。当异刺线虫卵排到外界后,组织滴虫因有虫卵卵壳的保护,故能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很长时间,成为重要的感染源。火鸡雏和雏鸡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生于夏季,3~12周龄时的易感性最强,死亡率也最高,成年鸡多为带虫者。蚯蚓充当本虫的搬运宿主。蚯蚓吞食土壤中的鸡异刺线虫虫卵后,组织滴虫随同虫卵进入蚯蚓体内,并进行孵化,新孵出的幼虫在组织内生存到侵袭阶段,当鸡吃到这种蚯蚓时,便可感染组织滴虫病,因此蚯蚓起到一种自养鸡场周围环境中收集和集中异刺线虫虫卵的作用。在气候和土壤类型适合异刺线虫和蚯蚓生存的牧场,若要预防组织滴虫病的发生,必须将蚯蚓的作用问题也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