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饲养管理
  • 养禽技术
  • 蛋鸡饲料使用的误区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6-27  发布者:佚名  共阅646次

         1、 重蛋白轻能量:在蛋鸡生产过程中,很多养殖人存在重蛋白轻能量,忽视饲料蛋白利用率的现象。

      在日常的饲料配方中,能量和蛋白是饲料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说,能量比蛋白更重要。能量决定鸡群产蛋率的高低,蛋白决定蛋重和大小。鸡群在维持生存和生产中,能量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当饲料中的蛋白偏高,在蛋白质转化成能量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尿酸盐,会引起鸡痛风病,所以说高蛋白低能量的饲料不是优质饲料。应保证能量和蛋白平衡,使其各有所用。

      饲料中蛋白质的成分(氨基酸组成)不同,利用率也不同,配制饲料必须考虑所用蛋白原料的利用率和氨基酸的组成是否平衡,不能只考虑价格,否则易导致蛋白质缺乏,甚至会出现啄羽等异食现象。

      2、 蛋雏鸡料和肉雏鸡料不分

      有的养殖户用肉雏鸡料饲喂0-14日龄的蛋雏鸡,这是不科学的。肉雏鸡料蛋白质含量高、能量高,是针对快速生长的肉鸡品种设计的,如果用在蛋雏鸡阶段会与其心血管系统发育不适应,也不利于蛋鸡育成阶段的体型发育,还会发生营养代谢疾病。

      有的养殖户将蛋雏鸡料和肉雏鸡料掺半使用,这样也存在许多问题。蛋雏鸡料和肉雏鸡料中的药物使用种类是不一样的,两种饲料掺半使用会造成药物的剂量不够,达不到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的效果,还会导致高发病率,影响长势,降低鸡群均匀度。养殖中还存在违反肉雏鸡料和蛋雏鸡料药物配伍禁忌的现象,导致药物产生副作用。

      育雏期对氨基酸、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需要较高,使用育成料会造成营养缺乏,甚至产生应激反应,严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由于雏鸡料贵,养殖户为了节约饲料成本,有时只使用3-4周就换成育成料。育雏料为粗蛋白20%、赖氨酸1%左右、蛋氨酸0.45%左右,而育成料粗蛋白为15%-16%、赖氨酸0.7%、蛋氨酸0.35%左右。在育成料和育雏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相差很大。如果过早换成育成料,则不能满足育雏期的营养需要。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1-10日龄使用高档雏鸡开口料,11日龄至6周龄使用雏鸡配合饲料。雏鸡开口料应重点保证雏鸡消化道健康。严格按照阶段使用优质雏鸡开口料和雏鸡配合饲料,这样才能培育体质强健的雏鸡,保证5周龄体重达标。

      3、 用料不定量

      许多蛋鸡养殖户在蛋鸡的准确用料上是盲目的,大多凭估计。过多用料易造成蛋鸡过肥、早产(特别是中鸡阶段),甚至造成饲料浪费,增加养殖成本。过少用料则难以达到标准的产蛋体况,可导致产蛋率下降,养殖效益差。在蛋鸡预防治疗疾病时,用药拌料、准确计算用料量特别重要。

      应该根据鸡的品种、日龄准确计算蛋鸡的用料量,既要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又不能造成饲料的浪费。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