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为鸡白冠病、鸡出血性病,是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由吸血昆虫传播引起的以贫血、下痢、咯血、全身器官与组织出血和粒状结节为特征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病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在我国已发现寄生于鸡的卡氏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虫(传播昆虫为库蠓)的致病性和危害性较大。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12 年,进入 6 月份以来,广东地区进入高温期,且雨水较多。英德地区有多个肉鸡场反映鸡只出现精神不振、闭眼、下痢等症状,怀疑为大肠杆菌病,遂用倍量的丁胺卡那霉素饮水治疗,结果不见明显好转,而且病情持续恶化。主要表现为: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步态不稳或有轻瘫,流涎,下痢,粪便黄绿色或黄白色。病鸡鸡冠表现不同程度的苍白,部分发绀、萎缩、倒冠,肉髯苍白。严重病例因咯血、出血、呼吸困难而突然死亡。
剖检变化 共剖检病死鸡 15 只 (其中 10 只死鸡、 5 只濒死鸡) , 病变基本一致: ①全身皮下、胸肌、腿肌、心肌有大量散在的出血斑点和粟粒大小白色结节。②肝、心外膜、肺、胰腺、肠浆膜和附着于肌胃脂肪及腹腔脂肪等处均见有粟粒大小的灰白色或红色圆形小结节突出于表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③口腔内黏液增多,其中 4 只积有血液凝块,气管内和胸膜有带泡沫的血液,肺充血和出血。④肠黏膜出血,尤以直肠最严重,呈弥漫性出血,偶见溃疡,肠腔扩张,内有黄绿色或黄白色胶冻样粪便。⑤全身消瘦,血液稀薄,高度贫血。肝脾肿大 2~3 倍、质脆,脾、腺胃、肌胃时见有出血,部分病死鸡肾脏被膜下有出血斑块。
诊断 南方 4 月起便开始进入高温多雨季节,白冠病的传播媒介库蠓开始大量繁殖。同时了解后发现,清远地区鸡群多为走地鸡,大多饲养在山林之中,蚊虫多,且潮湿。因此根据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可初步诊断该批鸡患了白冠病。为进一步确诊,用经消毒的针尖从病鸡翅静脉取血 1 滴,制成薄片,用姬姆萨液染色,置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白细胞内有裂殖体及大小不等的圆形配子体,可见游离在血浆中的紫红色圆点状的裂殖子。因此综合可诊断为白冠病。
防治措施 (1)加强鸡舍及周围环境清理消毒。清除舍内杂草及污水等,同时鸡舍内外用0.1%除虫菊素喷洒,以杀灭库蠓,切断传播途径。 (2)加强饲养管理,速服康 100 毫升兑水 150升集中饮用,连用 7 天;同时饮水中加入维多利。
用药 3 天后,除个别病重鸡死亡外,其余鸡只精神明显好转。
小结
(1)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流行与库蠓的活动有密切关系。气温在 20℃以上且湿度较大时,库蠓繁殖快、活动能力强。鸡舍通风不良、潮湿,周围有杂草、树丛、污水存在,为库蠓大量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该病的流行。 (2)在该病流行季节,为了根除库蠓的滋生地和切断其传播途径,应对鸡舍周围环境彻底清理消毒,鸡舍要安装纱窗,阻止库蠓的进入;并用诱捕灯或用杀虫剂对鸡舍内外每隔 6 天~7 天喷洒 1 次,以杀灭库蠓。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预防性药物,可减少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