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牛马羊病
  • 口蹄疫的流行病理及防治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4-08  发布者:晓天  共阅1321次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只感染偶蹄的动物,如猪、牛、羊等而马则不会感染,临床上以在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上发生水疮和烂斑为特征。世界许多国家均有本病的流行,人亦可感染,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该病历来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对进出口贸易严格限制,将口蹄疫列为主要检疫对象。

    1.病原体特点病原体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该病毒有7个主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亚洲地区的毒型为O、A、C和亚洲1型,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彼此之间不能交互免疫。每一主型分若干亚型。口蹄疫病毒易发生变异,故常有新的亚型出现。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至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季节可存活29~33天,在各季冻结状态下可以越冬。对酸碱敏感,氢离子浓度小于1纳摩/升或大于1000纳摩/升(pH值高于9或低于6)时、能使病毒很快灭活。高温和日光对病毒也有毁灭作用。病毒和潜伏期带毒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水疱皮和水疱液中,在发热期病畜的乳、尿、唾液、眼泪、粪便等也含有病毒且以发病头几天传染性最强。据报道,病牛发病前7小时内可随精液排毒。康复家畜尤其是牛羊的咽腔中可较长时期带毒。猪有增强病毒毒力的作用,带毒牛排出的病毒通过猪群后可能再传染牛而引起流行。感染口蹄疫的人也可带毒和散毒。本病的传播途径较多,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多损伤的粘膜皮肤传染,也可经精液传播。病毒可通过草料、衣物、交通工具、饲养管理用具、空气(风)等无生命的媒介物,也可通过犬、猫、禽、鸟、鼠等动物和人为传播媒介,将其带到几公里乃至几百公里之外而引起新的流行。

    2.流行特点口蹄疫能侵害33种动物,以偶蹄动物最易感染。一般是牛、羊先发病,然后感染猪。但近年来有的流行毒株对猪致病,而对牛羊不致病。不同年龄的猪易感染程度也不完全相同,幼畜较成畜易感染,幼畜死亡率高,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秋末、冬春为常发季节,尤以春季为流行盛期。大群饲养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传播猛烈,流行广泛,一旦发生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若防疫措施有力,亦可呈地方流行性甚至散发形式。流行时通常沿交通线由一个点向四周扩散,或者由一个点向远距离的另一个点跳跃式传播。

    3.临床特征①猪。自然感染潜伏期2~8天,人工感染20~72小时后出现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不振,减食,蹄冠、蹄叉、蹄踵等部位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形成淡黄色或淡白色突出皮肤表面的水疱,疱壁发亮,内含数量不等的透明或微混浊的浆液。水泡自米粒到蚕豆大,有时融合呈椭圆形。当蹄部刚出现水疱时,跛行不明显,到跛行明显或不能站立时,水疱多已破溃。水疱破裂后留下的是出血糜烂的表面,呈暗红色。若继发感染严重,可使蹄壳脱落,有的虽不致发生蹄壳脱落,但可造成蹄匣变形。此外,口腔粘膜、鼻盘、皮肤、母猪乳头皮肤、会阴、阴唇或阴囊皮肤等出现水疱。成年猪一般为良性经过,哺育仔猪常因心肌炎胃肠炎或母猪拒绝喂奶而整窝死亡。②牛。潜伏期一般为2~4天,最长的可达7天左右。病牛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萎顿,食欲减退,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唇内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出现蚕豆至核桃大小的水疱。口温高,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常挂在嘴边。采食完全停止,水疱经24小时破裂形成表浅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以后体温正常,糜烂部位逐渐愈合。随后病牛蹄冠和趾间的柔软皮肤有红肿、热痛、迅速发生水疱并破渍出现糜烂导致病畜跛拐,蹄壳脱落,乳头皮肤出现水疱、破裂糜烂。犊牛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颇高,病愈后可获1年的免疫力。该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病死率一般为1%~3%。③羊。潜伏期一周左右。病状与牛大致雷同,但感染率较牛低。绵羊蹄部症状明显,口粘膜变化较轻,山羊症状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粘膜炎,水疱见于硬腭和舌面,蹄部病变较轻。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

    4.病理解剖特点。主要病变是在反刍动物的食管和前胃粘膜上见到水疱和烂斑。在幼畜,主要是心肌炎变化,表现为不规则的灰黄色至灰白色纹斑点(“虎斑心”)。

    5.实验室检查。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故口蹄疫实验室诊断不仅要确定病性,而且要鉴定病毒型。应无菌操作采取病毒的水疱皮、水疱液或发热时的血液或者恢复期血清,专人送往有关检验部门检验。

    6.鉴别诊断。牛患口蹄疫时,应注意与牛瘟、牛粘膜病、牛恶性卡他热和传染性水疱性口炎鉴别。①与牛瘟的鉴别:牛瘟在口腔呈坏死性病变,与口蹄疫的烂斑相似。但是牛瘟病程中没有水疱,有剧烈的下痢,病死率极高。⑨与牛粘膜病的鉴别。粘膜病口粘膜有糜烂口涎增多,与牛口蹄疫有相似之处。但牛粘膜病看不到明显的水疱过程,糜烂灶小而浅表。羊猪不发病。③与牛恶性卡他热的鉴别。恶性卡他热患牛口粘膜也有糜烂,但在鼻腕粘膜和鼻镜上有坏死角膜混浊,全身症状严重,病死率极高,呈散发。④与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的鉴别。水疱性口炎流行范围小,发病率低,极少发生死亡,除感染牛猪外,还能感染马骡。

    7、预防措施。①精心饲养,加强管理。畜舍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暖和,多垫软草,多喂给柔软饲料,多给饮水。②在未发口蹄疫地区,强化兽医卫生监督,加强防疫检测,严禁从疫区引进易感动物及畜产品防止疫病侵入;③发现疫情后要划定疫点疫区,严格封锁。封锁区内的病畜及同群畜要以最快的速度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禁止封锁区的易感牲畜及畜产品流动、封锁区内病畜的粪便及受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以及周围环境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进出封锁区内的车辆都要进行消毒。疫点疫区内最后一头病畜处理或死亡后14天内不再出现疫情,经过彻底消毒和检验合格后方能解除封锁。④疫区或受威胁区内的易感牲畜要紧急接种相应毒型的疫苗,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8、治疗方法。①口腔型口蹄疫。先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口腔溃疡,再涂1%~2%的明矾或碘酊甘油,也可撒布冰硼散。②蹄型口蹄疫。先用3%的克辽林或来苏儿洗涤,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青霉素软膏,然后用绷带包扎。③乳房型口蹄疫。先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青霉素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④混合型口蹄疫。除局部治疗外,还应用强心剂和补剂,如安钠、加葡萄糖盐水等。用结晶樟脑口服,每次5~8克,每天2次。⑤注射高免血清。剂量为犊牛每千克体重1~1.5毫升。⑥中药治疗。贯众15克,甘草10克,木通12克,桔梗12克,赤芍10克,生地7克,花粉10克,荆芥12克,连翘12克,大黄12克,丹皮10克共研末加蜂蜜150克为引子,用水冲服。该病可通过挤奶、处理病畜创伤等与病畜接触而被直接传染给人,但人本身对口蹄疫有一定的抵抗力,偶有感染也只是在口腔、手指、脚趾处出现很小的水疱,往往未被注意就消失了,呈良性经过。不过在口蹄疫流行时,必须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非工作人员杜绝与病畜接触,防止感染和扩散。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