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空气潮湿,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同时,生猪经历了盛夏和燥秋,体质有所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如果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加注意,就会引起生猪疫病的发生,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冬春养猪应做到:
改善环境,搞好消毒
保持猪舍温暖、干燥、通风、清洁,经常对猪舍消毒,消除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冬春气温变化大,仔猪体温调节功能还不成熟,抗寒、抗病能力差。因此要保持猪舍温暖、干燥、通风,以适应生猪的生长。根据冬春生猪的生长需求,要对使用的猪舍进行必要的维修,做到防雨、防风、防潮。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保证生猪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要保持猪舍环境卫生,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可用20%~30%的石灰乳或20%的草木灰或2%~3%的烧碱溶液对栏舍地面、墙壁及周边环境进行洗刷和喷洒,用具可用3%~5%的来苏儿消毒液浸泡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强化防疫,平衡营养
冬春病原微生物活跃,疫病易发。因此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要求,按时、按质做好生猪的免疫注射工作。一旦发现疫情,要严格按规定封锁、消毒、无害化处理好病死生猪。
如果周边有疫情发生,在做好防疫的同时还应及时搞好猪舍的消毒。生产区严格控制车辆进入,严格禁止外人进入,对外出车辆和人员进场要严格消毒。在对本场生猪进行强化免疫的同时,要给生猪提供高营养的饲料。按生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科学配制饲料,保证营养充足,特别是保证维生素的供给。可在饲料中加入青菜和香甜素,以改善饲料的口感,增加生猪的食欲,增强生猪的体质,提高抵抗力。
科学饲养,精心管理
重点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体温调节机能和消化功能不健全,在气温变化大的冬春季节,饲养管理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在改善环境条件的前提下,要加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保持母猪乳房的清洁卫生,做好仔猪开食、补饲、旺食的三个环节,使仔猪顺利渡过初生关、补料关和断奶关,并要特别护理好断奶仔猪。科学配制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充足,增强仔猪体质,使其能顺利健康度过冬春。
预防疾病,确保健康
冬春猪病常见的有腹泻、霉形体肺炎、流感和口蹄疫等病,要注意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猪流行性腹泻。病初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排水样、灰黄色或灰色粪便,有酸臭味,带有未消化的食物。日龄较大的生猪症状较轻,日龄较小的生猪食后易呕吐,排粥状或水样稀便,生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生猪患病后,应及时补充体液,以防生猪脱水。可用口服补液盐2.75克兑水100毫升,按每公斤体重50毫升饮用,在饲料中添加0.1%~0.2%复合酶和适量食醋,尽量减少各类致病细菌的侵袭机会。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腹泻。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在猪群中传播快。治疗以补充体液,防脱水和继发感染为原则。常用安维糖静脉注射和口服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主要表现为仔猪厌食、沤吐、下痢。对发生的小猪要立即停止哺乳,内服葡萄糖盐水和复方葡萄糖溶液治疗。
仔猪黄痢以排黄色稀粪为主要特征,少有呕吐,多发于1周龄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现病例后应立即对全群进行预防治疗,内服氧氟沙星,注射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并配合乳康生、乳酶生等活性微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仔猪白痢多在10日龄~30日龄仔猪中发生,表现为拉白色糊状稀粪,死亡率不高,治疗不及时易成为僵猪,主要用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或中药白头翁散等进行治疗。
仔猪红痢主要发生在3日龄~4日龄的新生子猪,由魏氏梭菌引起,病猪表现为呕吐,排红色黏粪,死亡快,往往来不及治疗。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栏舍卫生,减少感染机会。另外在3日龄内按体重内服青霉素或链霉素,日服2次,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猪痢疾多发生于中大猪,影响生长。表现为病猪排出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的粪便,呈胶冻状。可用黄连素、痢菌净、多西环素等治疗,好得快,但易发,要经常更换用药。
猪霉形体肺炎是猪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急性的表现精神不振,呼吸粗快,有哮喘音,死亡率高,病程7天~10天;慢性的表现由少量干咳后变成连续性痉挛性咳嗽,病程长,影响生长。一般用氟苯尼考或替米考星注射1个疗程,用支原净或泰乐菌素拌料,连用1周。
猪流感潜伏期2天~7天,病程1周。病猪表现为初期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有咳嗽,后期易并发支气管炎及肺炎。预防办法是加强防寒保暖,搞好环境卫生。发病生猪可用头孢噻呋配合柴胡进行治疗。
猪口蹄疫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在蹄冠、蹄踵、蹄叉、鼻盘及乳房等处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红斑,干燥后成痂皮。小猪死亡率高。对这种疫病主要是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提前注射口蹄疫疫苗,确保免疫效果。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灭源,杜绝外来疫源。如出现本病应全群封杀,隔离封锁,彻底消毒,周边家畜应紧急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