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体中存在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很容易感染鳃部。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有“养鱼先养水,治病先治鳃”之说。我们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 一、细菌性鳃病
1.症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发黑,沾满污垢。
2.病原鳃部组织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3.防治方法①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消菌灵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②投喂杀菌药饵。
二、霉菌性鳃病
1.症状鳃丝发黑,着生菌丝。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
2.病原鳃霉菌。
3.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全池泼洒亚甲基蓝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
三、原虫性鳃病
1.症状早春季节,春片鱼种常集群散漫游动于池边或下风头处。夏季鱼苗池发病时,病鱼在天气晴好时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症状,投喂饲料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并继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黏液增多。
2.病原由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等原生动物大量寄生引起。
3.治疗①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综合浸泡剂浸泡鱼种。②车轮虫清全池泼洒。③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四、吸虫性鳃病
1.症状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炸营”,鳃丝肿胀。
2.病原由指环虫、三代虫等单殖吸虫大量寄生引起,常并发细菌性烂鳃病。
3.治疗①灭虫精全池泼洒。②氯杀王、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③用药后隔天注入部分新水,以利于鱼类食欲的恢复。
五、出血性鳃病(脉管瘤)
1.病因及症状由于水质不良、蓝藻大量滋生、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及农药杀虫剂的刺激,使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用显微镜能鉴定。
2.防治方法大量换水或施用水质改良剂(如强力离子交换剂、沸石粉等)来调节水质。
六、营养性鳃病
1.症状鳃丝弯曲,鳃小片萎缩,排列不整齐。
2.病因由于饲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营养成分,鱼体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病原体侵入。
3.治疗合理配制饲料,做到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不片面追求高蛋白、高营养及高速度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