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伴随着这几天媒体持续的调查报道,公众惊讶地发现,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快餐品牌的原料鸡并不是简单的“速生鸡”,而是天天被喂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的“药鸡”,难怪有网友调侃:“今年生病不吃药,要吃就吃速成鸡。” 玩笑过后,人们不禁要问,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据说40多天的“速成鸡”在国外其实十分普遍,至于抗生素,只要剂量适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速成鸡与土鸡“在营养价值上基本没有多大区别”。那怎么到了国内,这鸡养着养着就吃上了那么多药呢?
其实,这些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为数不少都是在食品安全的源头上出了问题。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一些养牛场或奶牛养殖公司为了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就往原奶里添加含有三聚氰胺的“蛋白粉”,连奶站也参与其中。在“瘦肉精”事件中,一些生猪饲养户也是为了迎合“挑肥拣瘦”的市场需求,往饲料中添加“瘦肉精”,饲养出一只只高瘦肉率的“健美猪”,这次的“速生鸡”变身“药鸡”也是如此。食品安全的源头被“污染”,意味着“原材料”从一开始就是不合格的,无论后期的加工过程如何清洁、精细、先进,生产出的产品也很难是安全的。
随着事件的演变,被“问题鸡”事件裹挟进来的利益各方无可奈何地一一浮出水面。除了风暴中心的肯德基麦当劳,还有粟海集团、新希望集团等本土知名企业,以及被媒体曝光收钱就发放检疫合格证的相关部门。对此,新华社在评论中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事情发生后,肯德基表示正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检查,监管部门也纷纷站出来表态严查。不曝光就无人过问,一曝光就紧急行动,那早干吗去了?”
答案是“左右为难”。市食安办调查发现,自05年8月以来,上海食品药品检验所与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集团签定了委托检测协议,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原料、半成品进行检测,百胜每2个月送检样品一次,检测完成后按实际检测项目收费。但问题是,检验所在发现样品抗生素超标后,以与企业签订了“保密协议”为由,只将检测报告转给了委托方百胜集团,并没有向其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谁出钱送检,检测报告就只发给谁,这是第三方检测业的行规,也是国际惯例。一家外资检测公司和一家政府下属的检测机构在接受东广记者胡旻珏、赵颖文采访时都表示,即便不签署保密协议,也不会向政府部门或者公众公开企业的检测报告。
我们现在送检的检测报告,谁送检,我们只给他知道。
记者:在协议上是明确会写的是吗?
也没有签具体的保密协议。
记者:那么万一出了问题?
既然有了问题,你肯定就不会用了呀,肯定给你的原料供应商退回去,找一些新的合格产品呀。
一般性是会先和你们企业沟通一下,如果你们要求复测的话,就送样品过来测,
记者:原来是不报给监管部门的?
原先是不报的。现在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新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上海大约有5家政府机构下设的检测机构,他们同时又作为第三方向企业提供检测服务。一方面,履行商业合同,遵守保密协议;但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下属的检测机构,更有着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职责。正是这种双重身份的尴尬和错位,才使得鸡肉抗生素超标的信息被隐瞒了两年之久。
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游闽健指出,这中间其实是商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平衡问题:
【实况:商业秘密是一个私权利,但是当私权利和公权利相冲突的时候,尤其是公共利益和商业秘密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们说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涉及到公共利益,你把这个检测结果告诉到相关的食品药品管理部门,这个行为我认为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不涉及到违约。】
食品安全大过天,面对制度上的缺陷,市食安办已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一旦检测发现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必须及时报告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当然,监管部门不可能全天候监控生产者的一举一动,因此,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责任意识绝对不能少。就拿这次“问题鸡”事件来说,肯德基、麦当劳是出于对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受损的担心,所以知情不报,但食品安全关系到公共利益,公众有知情权。问题鸡肉有没有被消费者吃下肚,企业在当时就该有明确的说法,而不是在被曝光后才来辩解。在诚信经营的道路上,肯德基等大企业们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