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蛋鸡、肉鸡、种鸡疾病中,以呼吸道症状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疾病导致了蛋鸡、种鸡的产蛋量明显下降;有不同的死亡率,肉鸡死亡率较高,有些出现花斑肾,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概括起来,这些疾病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非典型新城疫
占所有呼吸道疾病的45%左右。该病主要发生于已经进行了鸡新城疫免疫但抗体水平不高或不均衡的鸡群,有新城疫母源抗体的雏鸡群和常有本病发生而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鸡场。从病例的实际情况来看,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鸡群,日龄多在30日龄、80日龄和200日龄左右。
1.临床症状:产蛋鸡常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发出“咕噜”声;有些病鸡排出黄绿色粪便,常有零星死亡;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有些病程长的鸡还表现出歪头、扭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商品肉鸡一般发生在2次免疫前后,30日龄左右。发病率有时会最高可达85%,死亡率15%~80%,多呈散发,传播较慢。症状和病变差异很大,多数表现程度不同的呼吸啰音,打喷嚏,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程稍长者则出现歪头、扭头、转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程持续时间长,患病期间鸡群中总有少数鸡不断的零星死亡,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极易被误诊为慢性呼吸道病或传染性支气管炎。
2.病理变化:鸡群精神状况不佳、生长发育迟滞。多数病死鸡剖检时病理变化不明显,肉鸡常见喉头粘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出血;部分病鸡腺胃乳头和十二指肠粘膜有出血点;也有部分病鸡肾脏有尿酸盐沉积,脑膜和脑组织充血。蛋鸡病变主要在喉头、气管充血、出血,粘液增多,少量病鸡的腺胃粘膜、乳头有少量出血点以及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斑。
3.处理意见:
(1)培育体重达标、均匀度好的鸡群是防止各种疾病发生的前提,只有合格的鸡群,才能确保抗体的均匀有效,保证各项免疫的顺利进行。
(2)确保雏鸡来自于健康的种鸡,因此必须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技术服务完善、经济实力强的供雏单位,保证顺利渡过育雏期。
(3)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确保抗体有效、高效,避免出现免疫空白。①重视1日龄的免疫工作。但经过长途运输的鸡群,必须让鸡群适应鸡舍环境后隔日再免,以避免造成呼吸道的损害,影响免疫效果。不管母源抗体水平如何,此项免疫不能省略。虽然刚孵出的雏鸡有母源抗体的保护,但是未经疫苗免疫的雏鸡呼吸道和消化道无局部免疫力,并且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所以,1日龄用弱毒苗作基础免疫还是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使一部分雏鸡获得主动免疫力,包括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力,还可以降低二免的副反应。②使用正确的免疫方法。育雏阶段尽可能采用滴鼻、点眼的方法,在4周后采用喷雾的方法,好处在于更能增强粘膜的局部免疫力,并且范围更广。尽量少用饮水法,因为饮水法易受水质、水量、疫苗量、PH值等的因素影响,造成免疫失败。③定期做好免疫监测工作,发现抗体水平偏低或参差不齐时,应分析原因并对免疫程序作适当调整,及时加强免疫。免疫监测的HI试验能大体反映体液免疫中其它抗体的出现、增长和消长规律,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地说,HI效价在6以上时,可以避免大量的死亡损失,8以上基本上可以避免死亡损失,10以上基本上可避免产蛋的急剧下降。④正确了解抗体的消长规律,有利于正确判断鸡群健康状况。无论鸡群在育雏阶段做了何种免疫,在前3周抗体总是呈下降趋势,3周后抗体回升。因此育雏阶段必须封栋饲养,认真做好带鸡消毒工作,以防病毒“乘虚而入”。
(4)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采取各种手段,防止病毒的传入和交*感染,阻断传播途径,认真做好环境的治理和消毒工作,消灭病毒。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鸡群全价饲料日粮、舒适的环境条件(通风和温湿度),减少环境应激,以提高鸡群的综合抗病能力,提高机体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减少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
二、大肠杆菌病
占所有呼吸道疾病的30%左右。本病主要发生在集约化养鸡场,不同品种、性别、日龄均对本菌易感。特别是幼龄鸡发病最多,如处于污秽、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过冷过热或温差很大,有毒有害气体长期存在,饲养管理失调,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支原体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应激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1)鸡胚和雏鸡早期死亡。该病型主要通过垂直传染,病雏突然死亡或表现软弱、发抖、昏睡、腹胀、畏寒聚堆、下痢(白色或黄绿色),个别有神经症状。
(2)急性败血症。本病常引起幼雏或成鸡急性死亡。特征性病变是肝脏呈绿色和胸肌充血,肝脏边缘钝圆,外有纤维素性白色包膜。
(3)气囊病。气囊病主要发生于3~12周龄幼鸡,特别3~8周龄肉仔鸡最为多见。
(4)心包炎。大肠杆菌发生败血症时发生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