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在论及执行力的话题时,一般都会从管理学的基础管理理论着手,从计划、组织、监督、修正、评估等方面论及如何加强执行力的落地。翻阅、查阅各杂志、网站上关于执行力的话题无非也都是这些方面的文章,但为什么我们到今天还要来讨论这个话题呢,实践证明,这些并不完全可行。因为我们首先把执行力定义为管理上的过程或结果控制,这个过程或结果涉及的环节、细节、控制点太多,太复杂了。
我们来看下面两种现象:
现象1:企业为达到经营目的,往往会采取奖励、处罚两种方式对结果或过程进行导向。但评价的公平性、评估成本等都会产生问题。同时,未得到激励的员工积极性被打击,长此以往,则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存在了。被处罚的员工心理则更多的不平衡了,试问,有多少的人愿意被处罚还开心的?于是,这些员工下次对待安排、任务时,积极性并不高了,更有甚者,还会积极打击被奖励的员工,被奖励的员工下次也不想再“冒尖”了,因为除了受人嫉妒外,还会担心下次的指标与任务更重而完不成受处罚了。
现象2:某店平时销售一般,但是一搞促销活动了,则销售大幅度翻升,甚至是平时的好几倍,同时我们却发现:销售越好,工作越多,员工干劲更足。在此过程中产生很多表现优秀的员工。门店还是这个门店,消费群体还是那些消费群体,关键是员工还是那些员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销售增长,难道真的是执行力迅速得到了相当的提升?
从上述两种案例现象看,执行的关键在于人,人的关键在于是否怀着主动的心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没有什么方法比人内心深处主动地工作更好。员工都发自内心主动去工作了,这距离执行到位就近了。这种管理方式我称之为认同管理。这种管理要求指令的简单化,简单了就好理解了,理解了就容易被认同,认同了公司的做法,就会积极主动工作,执行也就到位了。
要做到认同管理,首先要明确上下利益的一致性。“小河无水大河干”的哲学道理告诉我们,公司管理层、基层员工的基本利益要一致,管理必须要认识到从根本上实现基层员工的利益,实现成果共享。管理的目标能明确这一点,员工才能感受得到,拥有明确的利益驱动力,这也无法回避的现实,是认同管理的先决条件。
其次,管理简单化有两个明确的体现,一是傻瓜式管理,二是判断条件的唯一性。
我们做零售连锁行业,管理层面临多个门店,门店多则人多,人多则对同样的指令会产生千奇百怪的理解结果,执行起来自然会有偏差,这时候我们一味去责怪门店执行不到位真的不应该。一件事情,如果傻瓜都能做好,正常人自然不在话下。怎么做到傻瓜式管理呢?管理层首先要将指令简单化,如果傻瓜都能理解,大家的理解同化比例就会比较高,执行折扣就会比较小。我们发现,公司的很多流程、制度非常的多,这是好事,说明我们很规范,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也会导致执行上出现很多不到位的现象。一个不熟悉的员工,将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同时,由于环节众多,注意事项细碎而复杂,难免会出现差异。这些都是管理层造成的,而不是员工。在军队里,就是非常简单的操作,前后左右转加起步正步跑步走,没有别的花样,士兵门很好就能理解执行,学会了这些简单的动作,穿上军装(工作服)自然就很军人了。军队执行力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思想上、行动上等各方面都是最简单化的标准和要求,执行起来自然有力。
我们对执行情况的判断一定要唯一性。舍得是舍和得的结合,无舍则无得。但往往我们的思维习惯是给特例留下空间和回旋余地,导致设定完判断条件后,总给出一些某某除外的话语来补充说明。既然游戏规则可以打折扣,管理层有什么理由去评价门店的执行力。比如:夏季快到了,公司根据经营需要,要求全连锁总库存优化控制到30亿,这时候空调的同事不乐意了,因为空调旺季要来了,这时候控制库存那还不要了命,于是开始讲原因和理由,总部为了不舍弃空调旺季这块大蛋糕,往往会在要求里补充一条:空调库存考核暂时除外。在其他品类内部或不同卖场,由于条件、环境等不一样,与是纷纷效仿,开始小类、个别单品开始讲特例了。如此以来,我们的执行力何来到位。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别的办法,比如说采取锁单法,通过成本核算,我们可以将空调部分帐款先支付给厂商,但前提是要保障库存,否则加倍处罚,表面上看,我们好想先付款亏了,但是从总成本上看,我们可能大大地赚了一笔。按照这样的操作,可能我们还会找到新的经营方法,提升公司整体的运营执行,而对于内部来讲,操作、监督去除了很多例外的理由,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执行力还能不到位?
第三,决策要慎重,执行要迅速。在企业的运营中,各部门会有很多的指令发出要求门店去执行,但往往决策时很匆忙,甚至很多时候是拍脑袋,差不多,大概等情况下,就要求门店去执行。即决策很迅速,执行多意外。然而一是本身这种做法就不够科学,存有很多漏洞,二是一旦多次出现类似的情况,门店就会开始怀疑上层部门或者是自己,为执行不力埋下炸弹。因此决策过程要慎重,然后就是迅速行动,坚决执行到位。在三国,孔明满腹文才,心怀天下,定当做成大事,但是人家在选主公这件事的决策上很是慎重。先分析全国各地之统领人才,不好的先就PASS掉了,即便是刘备这样的枭雄,也得让其三顾茅庐,以考察其脾性,并在充分的午休后,精神饱满地长叹后,在刘备的再三请求下,方才答应出山,并且一旦出山后即施展抱负,终身不换主。从此事则看出决策的慎重性。决策好了,执行就立即落地、到位。
出发点“饱”含有员工利益的角度,并通过慎重的决策过程,则指令变得简单容易理解,判断唯一,大家一清二楚,员工就会高度认同,认同的结果是大家会从内心深处主动工作。这样的执行起来就会少了很多折扣,执行力自然就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