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每年的10 月份至来年的5月份,都是禽病高发的季节,近两年也不例外, 并呈现出提前发病的趋势。笔者的团队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在2011 年的山东沿海地区,8 月份禽病已经开始流行,到11 月份已经达到发病的高峰期,通过市场调查、实验室诊断、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 发现新城疫仍然是影响当前养禽业, 特别是影响商品蛋鸡养殖的重要疾病。
笔者针对2011 年商品蛋鸡发生新城疫的新特点以及防治方案总结如下, 希望与业内人士共同分享。
1 流行新特点
1.1 发病具有规律性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相对集中在初冬初春干燥寒冷、昼夜温差大、风大的季节。蛋鸡各个日龄均可发生本病, 但在25~40 日龄、110 日龄至产蛋高峰期这两个时段, 发病相对集中。
1.2 免疫鸡群发病
随着养殖密度加大, 养殖区域内养殖批次的增加, 疫苗免疫后发病也成为一种常态,部分鸡场的鸡群甚至在高抗体水平下发病。
2 临床表现
2.1 25~40 日龄发病的雏鸡, 表现为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张口呼吸、尖利喘鸣音等, 一般使用控制呼吸道疾病的药品无效。死亡率在25%~50%不等。
2.2 110 日龄至产蛋高峰期发病的鸡,表现为精神不振、蛋壳颜色变浅、产蛋急剧下降、排绿色稀便; 发病2~3 天后即出现神经症状: 频频点头、扭颈、软颈等。死亡率在0.3%~5%左右, 但产蛋率在5~7 天内降到最低点,其恢复非常缓慢,需要15~60 天不等, 这与饲养管
理水平以及是否正确治疗有关, 如在治疗过程中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化学抗病毒药物或伪劣中草药制剂的,恢复更慢,并且绝对恢复不到原有产蛋水平。
2.3 300 日龄左右的成年蛋鸡发病, 表现为一过性呼吸道或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排绿色粪便,蛋壳质量下降, 产蛋率下降但幅度不大, 也不可能再恢复到应有的产蛋率。
3 剖检症状
3.1 雏鸡剖检为气管出血、支气管有大量黄色痰液或干酪样物质, 气囊浑浊或有大量干酪样物质;腺胃肿胀、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十二指肠及回肠有明显枣核样肿胀突起、泄殖腔条纹状出血。
3.2 产蛋鸡剖检为喉头有黄色痰液、气管轻微出血, 肠道有枣核样肿胀突起、腺胃乳头透明状出血、腺胃肿胀、泄殖腔严重出血、卵泡表面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4.1 通过血清学检测, 鸡群发病后呈现高抗体水平, 比发病前普遍高1~2 个滴度, 并且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离散度大;
4.2 通过RT—PCR检测, 结果为新城疫病毒阳性。
5 防控措施
5.1 卫生消毒与加湿:在当前疾病流行期间,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消毒剂, 定期对鸡场及鸡舍内消毒。舍内消毒时,一定要使用50℃的热水稀释消毒剂(以防止在冬季鸡群遇冷水感冒),然后对鸡舍内的空气及地面进行喷雾消毒, 同时也对干燥的鸡舍进行加湿。
5.2 做好疫苗免疫: 免疫要从雏鸡抓起, 新城疫初免一定要气雾免疫或点眼滴鼻,做好基础黏膜免疫,同时加免新城疫灭活油苗; 雏鸡避免使用强毒疫苗;选择SPF鸡胚制作疫苗。
5.3 加强饲养管理: 尽量降低或减少应激的发生; 降低饲料或其他环境中霉菌毒素的污染; 在疫病高发季节饲料内额外添加鱼肝油、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以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5.4 做疫苗免疫时添加免疫增强剂: 雏鸡程序性免疫或产蛋鸡每个月的新城疫加强免疫前, 喷雾或饮水使用百毒净(主要成分:蜂胶3~5 天。
5.5 对于患病鸡群: 隔离、淘汰病鸡,避免传染其他鸡;大群用蜂胶百毒净饮水,瘟感灵(纯中药粉散剂)煎汤饮水,连用5 天;可根据临床症状,适当添加广谱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细菌病,但注意保肝护肾。
6 分析
6.1 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大、风大, 但鸡舍一般保温措施都不好,鸡舍内干燥,加上冷应激, 鸡的呼吸道黏膜受刺激比较大, 容易出现炎性损伤,给冬季活跃的病毒提供了感染的机会。
6.2 由于霉菌毒素、免疫抑制性病毒、饲养管理应激等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失调或丧失,造成疫苗免疫失败,免疫损伤加大,增加了病毒发病几率。
6.3 雏鸡在25 日龄时,由于母源抗体水平的下降, 自身抗体水平还没有升上来, 正好处于一个新城疫免疫低下甚至空白时期,21 日龄的二次免疫的免疫反应成为新城疫发病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