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禽病诊治
  • 鸭传染性窦炎简介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2-15  发布者:晓天  共阅691次

    一、病原


      鸭传染性窦炎又名鸭慢性呼吸道病,由鸭霉形体引起的雏鸭传染病,革兰氏阴性,常与流行性感冒并发。霉形体对低温抵抗力较强,一般消毒药均能将它迅速杀灭。


    二、流行特点


    以5~15日龄雏鸭最易感,30日龄以上鸭少见发病。本病常在春季和冬季多发。传染途径为接触传染,通过被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带可由带菌的种蛋垂直传播。由于管理不当,营养缺乏,气温突变,通风不良及密度过大,均可诱使本病发生。发病率约为40~60%,死亡率很低。


    三、主要症状


    病初打喷嚏,鼻孔排出浆液分泌物,后为粘性或脓性渗出物,在鼻孔周围结痂,形成铬铁矿样物。表现难受不安,摇头,张口呼吸,咳嗽。眼结膜潮红,流泪,少数失明。重病鸭一侧或两侧眶下窦积液,肿胀,呈球形或卵圆形。减食或不食,精神欠佳,生长缓慢,肉鸭育肥迟缓,品质低下。可自愈或衰弱窒息而死。


    四、剖检特征


    眼结膜炎,鼻腔、喉、气管等上呼吸道粘膜有炎症,有分泌物附着,气囊增厚、水肿、混浊。眶下窦有浆液、粘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窦粘膜肥厚,淤血、水肿。肺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淤血,颜色似肝。


    五、实验室诊断


    (1)取鼻腔、喉等处粘膜进行病原分离鉴定,革兰氏染色阴性,多形性。特定培养基上菌落圆形,呈“油煎蛋”状,中央突起似脐样。


    (2)血清学检测,将0.025毫升血清和等量抗原(着色)在玻片(白色瓷板或下面垫有白色玻板)上用牙签快速混合,将玻板轻微转动,观察如出现背景清亮明显的凝集颗粒,则为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反应。还有试管凝集反应、血凝抑制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来诊断本病。


    六、防治要点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鸭体抵抗力。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2)将发病群全部清出处理。鸭舍要彻底清洗,严格消毒。

    (3)对病鸭对2%硼酸水清洗鼻腔,再用青霉素、链霉素液滴鼻。剪开肿胀的眶下窦皮肤,挑出积液或干酪样物,伤口内外涂消毒药膏,可自愈。也可用青霉素5万国际单位或链霉素0.1克肌内注射,每只每天1~2次,连用3~4天。另可用泰乐菌素或抗支原体药治疗,可获良效。


    (4)作用于霉形体的药物综述如下:


    ①采用中西医结合对动物霉形体有很好的作用,沈如玉等(1994年)报道用银黄注射液、六神丸及薄荷合用,配合链霉素治疗鸡霉形体,疗效较好。李仲武等(1994年)报道用硫酸卡那霉素治疗的同时,用清热凉血、止咳平喘的组方——石决明、白药子、黄药子、陈皮、黄芩、郁金、桔梗、龙胆草、三仙、鱼腥草等研磨成末拌料饲喂,效果甚佳。这样可以减少耐药性、毒副作用、肠道菌紊乱等。


    ②截短侧耳素是由高等真菌担子菌侧耳属的P.M和P.P菌种经深层培养产生的抗菌物质,化学上属双萜烯类化合物,由截短侧耳素制成的延胡索酸盐——泰妙菌(Tiamulin),对各种动物的霉形体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比泰乐菌素酒石酸盐的活性高2倍,对鸡的霉形体作用很突出。


    ③四环类素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人工半合成的强力霉素(多西霉素)、米诺霉素、美他环素等。作用机理是与其核蛋白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实际证明,强力霉素、诺霉素等比天然的四环素更具有抗霉形体的活性。


    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及人工合成的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作用机理是影响蛋白生物合成的多个环节阻止蛋白质的合成。由于长期使用该药物,一些鸡霉形体对链霉素、庆大霉素有很强的耐药性。


    ⑤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等。其特点为抗菌谱广、能耐碱、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作用机理是与霉形体核蛋白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其死亡。但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性是普遍现象,应引起注意。


    ⑥氟喹诺酮类药物有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二氟沙星、单诺沙星、氧氟沙星等。作用机理是抑制霉形体的DNA合成酶之一的旋转酶(拓扑异构酶II)。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抗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最小抑菌浓度值(MIC)低、与许多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连续用药无蓄积作用等优点,且对霉形体、衣原体、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等均有良效。目前国际上少见有关动物霉形体耐氟喹诺酮类药的报道,已有报道霉形体对该类药有耐药性,它是由染色体上基因突变产生,而不是由质粒所介导。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