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招商-代理-品牌-企业-展会-资讯-专题-招聘
微畜牧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会
  • 专题
  • 招聘
  • 报价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内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页
  • 资讯
  • 疾病防控
  • 猪病诊治
  • 猪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变化与防控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9-17  发布者:晓天  共阅1075次
     广泛发生的猪呼吸系统综合症(PRDC)是多种细菌为主的病原混合感染形成的高死亡率疾病。高温季节尤其严重,给养殖场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猪气喘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猪肺疫、沙门氏菌等是主要的原发性元凶,蓝耳病、圆环病毒、流感病毒、霉菌毒素作用也不可忽视,细菌性呼吸道病控制重点在环境控制、猪场管理和容易控制的细菌病优先控制。

    细菌性呼吸道病流行特点与控制重点

      当前常见呼吸系统感染主要细菌病有猪气喘病、猪副嗜血杆菌病和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沙门氏菌病也有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病等会加重发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也会单独引起呼吸道病。

      PRDC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空气气溶胶传播为主要的传播方式。饲料霉菌毒素、空气质量、温度剧变是本病爆发死亡的主要诱因。断奶、保育仔猪最容易突然发生。

      细菌性呼吸病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和高热发绀。细菌毒素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呼吸困难、咳嗽。病原菌产生毒素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副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体温升高可达41.5℃以上,急性发病初期甚至达42℃-42.5℃以上。这与病毒性传染病有差别,而慢性萎缩性鼻炎、气喘病通常不发烧或低烧。

      耳尖、腹部皮下发绀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变,肺炎引起组织缺氧,末梢循环衰竭,耳尖、腹部皮下发紫、发黑、坏死,内毒素休克会加重上述症状。同时引起循环障碍导致水肿。所以发病中后期保守治疗为主,大量用药会加重疫情。

      细菌性呼吸道病控制重点在环境控制、猪场管理和容易控制的细菌病优先控制,如猪气喘病、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气喘病综合防控技术

      猪气喘病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特征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典型病变PCR检测病原可确诊。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寒冷季节较多见。猪舍通风不良、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如有继发感染,夏天亦发病。感染后7日~14日咳嗽,新发病哺乳猪和幼猪剧喘,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时发痉挛性阵咳。体温一般正常,有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食欲大减或废绝,日渐消瘦。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长期咳嗽,清晨进食前后及剧烈运动时最明显,严重的可发生痉挛性咳嗽。饲养条件和气候的改变,症状时而缓和。病猪体温不高,但消瘦,发育不良,被毛粗乱。病程长达2月~3月,病死率不高。易发生继发感染,造成夏季猪群急性死亡。特征病变发生在肺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下缘,形成胰变或虾肉样变。两侧病变大致对称,病变部肿大,淡红色或灰红色半透明状,界限明显,像鲜嫩的肌肉样。特征病变组织PCR检测到病原可确诊,血清学诊断方法可用于确定猪群中猪肺炎支原体的存在和感染状态,常用IHA、ELISA。

      生物安全与饲养管理要点:猪群采取自繁、自养、自育和全进全出;提供新鲜清洁的饲料,保证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无风的环境。尽可能减少用水量,降低室内湿度;产房温度分娩后1 周27℃,2 周26℃,三周24℃,四周 22℃。相对湿度在60%~70%范围内,5~7周龄断奶后的保育仔猪温度24℃以上。保持舍内良好通风。药物预防与治疗:可选择盐酸土霉素、恩诺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泰妙菌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泰乐霉素。给药途径肌肉注射或混料、混水口服。长效油针剂预防和治疗效果更佳。疫苗免疫:预防猪气喘病可用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在仔猪5~15日龄肺内注射免疫,或用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7日龄首免,21日龄加强免疫一次。猪喘气病在呼吸道复合体和高热病中常常起破坏肺免疫屏障的起始作用,猪气喘病168弱毒活疫苗及进口灭活苗均具有使用价值。

      综合防控技术:猪气喘病阳性场妊娠母猪分娩前14~20天以土霉素、恩诺沙星、支原净等投药7天。仔猪1日龄口服0.5ml庆大霉素,5~15日龄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或7日龄、21日龄2次免疫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呼吸道病严重有继发感染的猪场仔猪15日龄、25日龄可注射阿莫西林、头孢类针剂。 保育猪、育肥猪、怀孕母猪可选用土霉素、克林霉素脉冲用药。康复母猪治愈后有免疫力,利用康复母猪可建立健康群。净化:核心种猪场清除猪气喘病可使用剖腹产或早期隔离断奶、早期药物隔离断奶技术。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近年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率明显降低,而副嗜血杆菌感染成为规模化场最常见的细菌病。在畜群病史调查、临床症状和尸体解剖的基础上,可以初步诊断,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或PCR病原鉴定可以确诊。鉴别诊断要与败血性细菌感染相区别,常见有链球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抗生素预防或口服药物治疗对严重的副猪嗜血杆菌暴发可能无效。一旦临床症状已经出现,应立即采用口服之外的方式应用大剂量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并且应当对整个猪群药物预防,而不仅仅只是对那些表现出症状的猪用药。可以选用青霉素治疗,大多数副猪嗜血杆菌也对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四环素、庆大霉素、氟甲砜霉素和增效磺胺类药物敏感,对红霉素、氨基甙类、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母代的免疫力和天然的免疫力是控制疾病过程的关键因素。疫苗的使用是预防副猪嗜血杆菌造成损失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副猪嗜血杆菌有十五个以上的血清型,我国主要有5、4、13、12、1型等致病血清型,型之间有的有一定交叉抗原型,目前市场上存在4、5型二价灭活苗,免疫母猪效果良好。疫苗在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应用极为广泛。其接种方法:母猪产前4~6周、仔猪l周龄、3~4周龄各接种一次,公猪一年两次免疫接种即可。但仔猪免疫有些品种应激反应很大,甚至引起全群发烧。商业疫苗接种或使用自家特异分离株灭活菌苗,可以成功地控制该病的发生,而用自家组织苗有不少失败的事例。

      初生仔猪一日龄吃足初乳很重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猪群流动、杜绝猪生产各阶段的混养可减少发病。

    细菌性呼吸道病的控制

      猪群中发现少数猪只发生呼吸道病,应对发病猪进行个体注射治疗,并对全群假定健康猪进行药物混饲预防。治疗时干咳严重优先选用得米先(长效土霉素制剂)、泰妙菌素注射液治疗控制猪气喘病,如果气喘严重则选用氟苯尼考、头孢类广谱抗菌制剂治疗。治疗猪呼吸道病最好使用长效抗菌消炎针剂,少量配合退烧药。

      在接种疫苗和转群期间,应在饮水里加入电解多维等。在保育期间,尤其是刚断奶时尽量不做疫苗或少做疫苗,更要慎用油乳剂灭活苗。以防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爆发。猪舍必须卫生条件良好。做到一天两次清粪,每次清粪后进行彻底清扫,加强通风尤其夏季水帘通风,大大降低空气中尘埃的数量和有害气体浓度,可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猪舍内的传播,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只的不良刺激。

      消毒是控制和减少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手段。掌握好消毒药的使用剂量、次数。入夏、入冬应有一次全场大周。把握好全进全出关键时期的消毒。

    猪病、管理和人

      猪病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人的主宰是文化问题。养猪行业作为一个基础务实、勤劳、细心的行业总体上具有一种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氛围,过度外向张狂、神秘虚假激进、只动口不动手的人不适合管理猪场。

      养猪产业必须追求真实,不回避、不掩盖问题是非,不照搬国外。关注人类健康是养猪人的责任。我们自己喜欢吃什么样的猪肉,就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推崇科学、细致、脚踏实地、勇于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的崇高的养猪精神,不崇拜务虚、耍弄权威和不顾现实的“创新”理论。如果不能讲真话,则坚持不讲假话,不玩弄技术游戏,承担对猪场以外公共空间的道德义务,勇于不欺瞒用户,不与不法商贩勾搭,不坑人。

      养猪现代化与各行各业现代化一样,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养猪文化的第一目标是培养现代化的人,讲求科学、精细的企业文化。第二目标追求人、猪、自然的和谐,人在养猪实践中实现升华,养猪成为实现和谐人生的手段。未来更远的终结目标将使人和猪均回归自然,规模化被节约型和多样化取代,人类进入超越科学和宗教的灵性世界。

    猪病解决之道唯有加强管理

      疫病困扰使我们很难快乐!为控制多重感染,少数大型猪场引进国外新技术如多点式饲养、早期隔离断奶、分胎次饲养、二次保育等收到效果。大多数猪场依然一筹莫展,甚至对健康养殖失去信心。使用各种优质疫苗和药物保健手段、免疫补强也难以济事。所以造成这样的后果是因为不清楚为什么会发病。

      目前国外猪场疾病防控已经从群体治疗阶段发展到个体治疗阶段,而我国还处在原始的普遍性的以药物、疫苗防疫为主的阶段,还有相当多的规模化猪场处于免疫失败和群体发病治疗阶段。这样的阶段复合感染已构成背景疾病。为什么有如此严重的发病隐患?原因就三点,第一是整个饲养管理、环境管理相当不到位,粗放的管理给猪带来太多应激,第二是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面广量大,使猪失去抵抗力;第三场种猪带病引进了新病原或周围有感染压力导致发病。

      知道原因就知道出路,解决之道还是三点:第一、加强管理;第二、加强管理;第三,还是加强管理!

      有很多例证已经表明:同样的猪、同样的疾病背景,只要管理好就不会发病,无论是副猪嗜血杆菌病、蓝耳病,还是圆环病毒感染。所以,混合感染的控制核心就是加强管理。通过管理改善环境、保证营养和生物安全。

      疫苗和药物的乱用、滥用、误用必须通过严格管理纠正,杜绝使用不规范药品。猪场须建立一套规范的养猪管理制度,把养猪生产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总结出来,根据这些关键点培养员工,使员工能够根据这些关键点进行标准化操作,使猪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少受应激、不受应激,这样对猪病控制成效显著。在养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猪的动态,规模化猪场要求一年四次血清学检测,主要是猪瘟、猪伪狂犬病的抗体检测,如有呼吸道疾病还要对弓形虫进行检测。一般猪场可通过精细化管理堵漏,真正解决管理问题必须通过生产水平数据分析。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答案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在线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