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畜牧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5-23 发布者:晓天 共阅1654次
近年来,石泉县畜牧产业坚持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生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畜牧强乡镇和强村大户战略,着力在圈舍建设、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供给、市场培育、科学管理六大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努力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全县畜牧产业建设总体呈现出稳步推进、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畜产建设现状
(一)畜禽总量大幅增长。201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49.2万头,出栏30.78万头。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4.2万头、 10.07万只和152.88万羽。肉类总产达2.65万吨,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5亿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出栏生猪2.03头,仅生猪一项,农民人均养猪纯收入达641元。目前,生猪市场行情较好,今年第一季度,生猪饲养量达24.42万头,同比增长9.6%。
(二)动物防疫扎实有力。今年春季防疫,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100%,挂标率和建档率分别达95%和100%。一是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制定了《石泉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层层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二是加大了防疫资金投入。县政府安排了8万元专项经费,为防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资保障。三是加强监测、防患未然。县畜牧中心对免疫畜禽进行抽血检测,加强监督,确保防疫实效。
(三)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以月河川道中池、池河、城关、银龙、曾溪5个乡镇万头商品猪基地建设为中心,稳步推进生猪“百千万”工程。2010年全县建成万头猪场7个,千头猪场66个,百头场1330个。发展万只鸡(鸭)场4个,千头鸡(鸭)场38个。全县新建标准化圈舍32000㎡,建设的圈舍保温设施、通风设施、沼气设施、产床、限位栏等配套到位,部分规模养殖场还安装了电子监控和自动上料系统。
(四)繁育体系日趋完善。我县全面推行生猪自繁自育体系建设,以长白、约克纯种和长大二元母猪及杜长大三元肉猪为主,培育自繁自育大户876户,良种扩繁场5个,原种场1个,全县能繁母猪达2.1万头。建成人工授精站15个,授精点112个,良种普及率达95%以上。
(五)领导包抓扎实有效。实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联强乡镇,30个部门帮包30个生猪产业强村,乡镇领导包抓发展一个生猪产业强村,有力的促进了全县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奖补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县政府安排预算资金150万元,争取现代农业生猪项目500万元。同时整合各部门项目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其中:交通部门投入250多万元为12个大中型养殖场修通了产业路,水利部门投入70余万元为10个大中型养殖场供上了产业水,电力部门投入15万多元为明星示范区架通了产业电。金融部门也主动降低信贷门槛,发放信贷资金1450多万元,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七)专业合作社作用凸显。各乡镇分别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2010年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提高组织能力,为养殖户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例如,池河镇明星养猪合作社发展社员287户,募集股金56万元,与信用社合作,通过“存一贷五”的模式,为养殖户担保贷款280余万元,解决了养殖户资金困难。
二、抓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行政措施,形成强大合力。
1、领导高度重视。我县建立了县委和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畜牧业发展、和县级领导包抓强乡镇强村机制。成立了生猪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办公会,研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困难。
2、加强宣传引导。主管部门和乡镇广泛深入宣传产业奖扶政策和养殖技术。特别是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引导,统一养殖户思想,坚定发展信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畜牧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多方协作支持。我县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发展,密切协作,形成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农业部门牵头搞好项目申报、组织实施、品种改良、疫情防控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计划、财政部门加大向上争项目要资金力度,保证项目资金到位;城建、国土、农发、工商、经贸、科技、环保、水利、林业、卫生、交通等部门,围绕各自职能,简化办事程序,积极为产业发展搞好服务。
4、严格督查考核。县委、县政府把生猪产业建设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和干部年度考核,实行严格考核奖惩。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督查考核办加强了督促检查,对阶段性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实行跟踪督办,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实行问责,确保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技术措施,实行节本增效
1、因地制宜建场。一是科学设计,按照“科学、实用、有效”的原则,规划设计建设万头场、千头场和百头场。二是合理选址,结合水文、地质资料科学选址,做到环保、安全。三是经济用材,因地制宜、选用质优价廉的建筑材料,降低成本。
2、实行自繁自育。自繁自育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规避疫情风险。我县把自繁自育作为生猪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将自繁自育工作纳入全县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在月河川道重点乡镇建设了一批原种场、二元母猪扩繁场,在其他乡镇建设了很多三元商品猪养殖场,健全了良繁体系。二是鼓励养殖户进行自繁自育,目前全县有90%养殖户实现了自繁自育,提升了养殖质量和效益。
3、推广科学养猪。一是饲料的选用。农业部门做好了饲料价格跟踪调查,了解饲料品质和价格,指导养殖户灵活选用质优价廉饲料。二是技术的运用。加大生猪养殖和知识宣传、培训力度,推广普及生猪养殖节本增效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提高了生猪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三是温度的调控。运用火道、热片、空调、通风、喷淋等调温方式,将圈舍温度调控在最适宜生猪生长的温度范围内,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4、建立信息平台。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介,发布生猪价格、饲料价格、疫病防控等信息,为养殖户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养殖户及时规避市场风险。
三、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畜牧业突破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技术力量跟不上日益发展的产业需求。全县有畜牧兽医编制53个,目前在岗35人,缺编18人,缺编34%。畜牧中心要承担全县的畜牧业发展、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检疫及畜产品安全工作,技术力量显得薄弱。
二是资金不足制约产业发展规模。畜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养殖场建设成本、饲料成本、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许多养殖户有强烈扩大再生产的愿望,却苦于融资困难而不能实现。
三是缺少实力强、拉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销售是我县畜牧产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产品主要靠外调或销售鲜肉。由于畜禽养殖总量大,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和其它风险,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与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四是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受周边市县疫情和特殊地域环境影响,加之近年来畜禽商品流通频繁,防堵工作量大面广,疫情风险严重威胁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四、促进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把畜牧产业当做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接种植业和加工业的纽带产业,肉蛋奶是“菜篮子”工程的主要产品,畜产品安全和动物疫情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应继续关心支持畜牧业发展,切实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出台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完善体系、确保安全。加大从大中专院校引进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力度,促进技术人员的新陈代谢,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完善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建设,解决好村防疫员的待遇问题;强化动物免疫、检疫、诊疗、监测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确保牧业生产安全。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依法实施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严禁假冒伪劣饲料、兽药上市,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高残留药品和添加剂,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三)多措并举,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问题。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实行多元化、多渠道融资。一是增加财政投入。各级财政每年要按比例增加对畜牧业发展的预算,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和保障防疫安全的发展基金。二是积极争取项目,重点倾斜支持畜牧产业发展。三是继续实施吸引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吸引外资、私营资本等民间资本参与开发畜牧产业;四是扩大信贷规模,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支持有潜力的养殖企业扩大再生产。
(四)抓好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加快畜牧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合作社等各类民间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营销中的中介作用,为养殖场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支撑和销售服务,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0211513号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版权所有 © 2008-2017
兽药直销网|兽药行业网络直销的首选网站-兽药直销网只提供交易平台,对具体交易过程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