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前不久,遇到一猪友问的一个问题:
“请问为啥我母猪、仔猪都做了蓝耳、圆环疫苗,可是保育还是出现圆环病,主要是以消瘦、死亡为主,致死率30%以上,直到90斤以后这种问题才后慢慢好转。因为使用是国产的圆环苗,一些专家建议换为进口的,如果我换后这种问题能解决吗?”
而这问题也是很具有普遍性的,今天就对此做以探讨。
近年来,猪圆环疫苗的免疫率已大幅提高,但仍有很多猪场免疫圆环疫苗后,并没有获得生产效益的提升,甚至爆发圆环病毒病,这究竟是怎回事?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影响养猪业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其破坏猪群免疫系统,引发高度的免疫抑制,混合或继发其他病毒和细菌感染,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性,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近年来,随着猪场防疫意识的提高,猪圆环疫苗的免疫率已大幅提高,但一个现实问题是很多猪场选择圆环疫苗免疫后,并没有获得生产效益的提升,甚至爆发圆环病毒病,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现象的出现?
一、不同亚型之间混合感染增加,导致致病力增强
据研究,对PCV-2毒株的序列进行分析,可将PCV-2病毒分离株分为5个亚型(PCV-2a~PCV-2e)。哈兽研2015年对我国临床病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表明,PCV2a、PCV2b 和PCV2d 3 个基因型,各占10.5%、73.7%和15.8%,其中PCV2d为新出现的基因型,并且有一定的混合感染比例。
早在2016年有专家说,目前在我国PCV2a和PCV2b混合感染增多,病毒致病力增强,导致疫苗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免疫失败猪只肺脏病理变化呈现由传统的橡皮肺,变为肺水肿;出现这种变化的同时,猪群发病日龄推迟,原来由保育群多发推迟到100日龄育肥群发病,对疫苗的免疫效力及免疫持续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疫苗质量决定免疫效果
从2011年国内首个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问世至今,目前已有超过30余家圆环疫苗产品先后上市,根据其生产方式和技术路线不同可分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全病毒灭活疫苗,如此大量产品的上市,给用户提供了更多产品选择的同时,也让用户如何科学选择圆环疫苗,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提升圆环疫苗免疫效果和延长免疫持续期的关键要素是抗原含量、纯度、免疫佐剂。猪圆环病毒是目前已知体积最小的一种病毒,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要求非常高,培养难度大,全病毒灭活疫苗不同毒株之间细胞培养后病毒含量差别较大,同时受灭活剂的影响,造成表面蛋白的空间结构、免疫原性及有效抗原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灭活剂的残留也会影响免疫应答,增加副反应概率。
基因工程亚单位圆环苗,其利用大肠杆菌或杆状病毒表达工艺,获得保护性抗原Cap蛋白,其质量关键在于表达蛋白含量高低、纯化工艺与病毒样颗粒的二次组装。高纯度的蛋白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免疫后副反应,还可以提高病毒样颗粒组装效率,而纯病毒样颗粒(VLPs)与天然的病毒有着一致的形态和空间结构,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缺乏高度的纯化和病毒样颗粒二次组装工艺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产品,由于其以Cap蛋白的形式存在,免疫原性差、同时大量的杂质带来免疫后副反应大、批次间质量不稳定、免疫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因此,质量不稳定的圆环疫苗免疫效果差,免疫持续期短是造成后期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忽视猪群健康状态
良好的疫苗免疫效果必须依靠猪群的健康状态做基础。当前猪病多发,部分猪群处于多病原隐性感染下的亚健康状态,疾病或其他因素致使猪群的免疫力低下进而导致免疫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如蓝耳病的爆发、霉菌毒素蓄积、药物过量使用等。
同时,猪场基础建设及饲养流程不合理,通风不畅,生物安全体系缺失等也会影响猪群免疫状态。另外,饲料营养不均衡,无法满足猪群快速生长需要,导致健康状态不佳,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四、重大疫病基础免疫不全或免疫程序不合理
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重大病毒性疫病的疫苗免疫失败或免疫不合理,造成猪群易感而隐性带毒或发病,进而影响圆环疫苗的免疫效果。
针对猪圆环病毒病,母仔共免是预防圆环病毒病感染的最理想方式,若仅免仔猪,不免母猪,易导致母猪群的免疫抑制或反复感染,并降低仔猪的免疫效果;若仅免母猪,不免仔猪,由于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有限,后期猪群易感染圆环病毒而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呼吸道综合征等临床症状。
因此,只有母仔同免,才能在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减少免疫空窗期的同时,保护仔猪免受猪圆环病毒的感染影响,健康成长到出栏。
总之,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效果,在受到疫病本身和疫苗质量影响的同时,也受到环境、管理以及其他疫病的干扰,选择安全、高效、纯净、稳定的圆环病毒疫苗是防控本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