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泥路,在湖南省永州市邮亭圩镇乐塘坪村,一群建筑十分显眼,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牌坊雕刻着“兄弟扶贫养殖合作社”。
家庭农场主名叫李剑杰,虽逾不惑之年,但依然乐观、开朗、有拼劲。20多年前,李剑杰到东莞、广州等多地经商,干过汽车维修,经营过饭店,但始终还是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如何改变家乡面貌,带动村民致富?李剑杰苦苦思索。
正在千头万绪之际,一位朋友向李剑杰推荐了温氏。经过实地观察,李剑杰了解到温氏股份是以 “公司+农户(家庭农场)”为经营模式,公司能够提供种苗、技术、药物、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解决了李剑杰对养殖市场波动风险的担忧。
整合资金,每户贫困户年增收5000元
2016年年初,在温氏的帮助和协调下,李剑杰在自家百余亩撂荒地开始与温氏合作养猪。他结合政府“精准扶贫”的政策资源,决定通过养猪来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说干就干,李剑杰组织村内能人共同建设“兄弟扶贫养殖合作社”,能人们共出资180万,同时他还整合乐塘坪村24户贫困户申请扶贫贷款,每户贷款5万元,共120万元。
建了两栋高效化标准猪舍,单批可出栏1800头肉猪。猪舍均采用全封闭设计,引入风机水帘和自动温控设备,并配置空气能水地暖系统。
2017年6月,首批猪苗进场饲养。目前,李剑杰已经饲养了三批肉猪,每批平均毛利在200元/头以上,获得利润111万元。养殖场获利后,每年按10%的比例进行分红,资金由温氏直接划拨到扶贫公司,再由扶贫办统一支付给贫困户。24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可增收5000元。
生态养殖,环保有一套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一些老家庭农场主和散养农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养殖行业的门槛提高了,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李剑杰借着改革的新风,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的标准, 通过生态养殖、种养结合、集中处理等模式,建有清污分离、雨污分离、自动刮粪机,以及9.1米宽的舍外降解床和无害化池各一个,这些经过处理后的粪尿,不仅不会影响附近的空气质量和土地污染,而且正好转换成农作物的有机肥,既节省农作物的有机肥开支又环保。
“下一步将继续与公司合作,再增加1800头规模,建成后年出栏7200头肉猪,同时租用农田100亩,种植马铃薯,通过种养结合,将舍外降解床降解后的有机肥用于马铃薯种植,真正实现畜禽养殖粪尿零排放、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发展,与公司精诚合作,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李剑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