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人血液循环外,其他给药方法均有吸收过程。
给药途径、剂型、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吸收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在内服给药时,由于不同种属动物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较大差别,故吸收也存在较大差异。
今天,重点讨论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过程。
药物进人机体后,一方面作用于机体引起某些组织器官机能的改变,另一方面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的转运和转化。
自给药部位吸收(静脉注射除外)进人血液循环,然后随血液循环向全身分布,在肝脏等组织发生化学变化(生物转化),最后药物通过肾脏等多种途径排出体外(排泄)。
药物的体内过程就是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量或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对认识药物的作用及其特点、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除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人血液循环立即产生药效外,其他给药途径都要经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才能吸收。
一般而言,药物经不同途径吸收快慢的顺序为:气雾吸入>注射(腹腔、肌肉或皮下注射)>内服>皮肤给药。
1.气雾给药的吸收
脂溶性药物可以简单扩散方式从呼吸道吸收,气体、挥发性液体、分散于空气中的微滴或固体颗粒均可从肺泡吸收。
肺泡表面积大,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故气雾给药时,药物既可直接到达鼻腔粘膜、气管、支气管或肺部产生局部作用,亦可通过肺泡快速吸收出现全身作用,即具有“速效定位”的特点。
既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亦适用于全身感染的治疗。
气雾给药时,雾粒大小与药物的滞留与吸收及用药效果有直接关系。
雾化微粒通过呼吸系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抱)的滞留和吸收,受只个物理过程的影响。
第一个过程是:
同呼吸道壁的惰性碰撞,主要滞留大粒子,直径大于10一25微米的微粒能滞留于鼻腔、咽喉和气管之内。
第二个过程是:
沉降,微粒直径在10一25微米的主要沉哮于肺泡内。
第三个过程是:
扩散,如果微粒直径小于 0 . 5 微米,会明显表现出扩散作用。但直径在 0 . 1 一 0 . 001 微米的粒子,往往不会沉降,大部分却能呼出。哺乳动物呼吸器官能滞留和吸收被吸人气雾剂的 35 % , 家禽为加 23 %。
2.注射给药的吸收
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人血液循环迅速呈现作用,故无吸收过程。腹腔注射时,药物可通过腹腔大量的毛细血管迅速吸收。
皮下或肌肉注射时,药物可通过局部毛细血管和琳巴管吸收,吸收方式主要是扩散(脂溶性药物)或滤过(非脂溶性或水溶性的小分子)。
吸收速度与水溶性有关,水溶液吸收快,乳剂次之,油剂较慢。
3.口服/饮水给药的吸收
胃肠道戮膜属类脂质膜,内服药物多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
分子量愈小、脂溶性愈高或非解离型的药物容易吸收,而解离型药物则难以吸收。
整个消化道均具吸收能力,胃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胃与小肠比较,胃的吸收面积小,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短,故药物的吸收量较小;小肠吸收面积大,有丰富的绒毛,血流量大,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器官。
药物的解离度是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在酸性胃液中,弱酸性药物是以非离子型存在,可在胃内吸收;而弱碱性药物部分解离成离子,在胃中难以吸收。
各种动物胃内的pH 值差异很大,马为1.1一6.8牛与羊瘤胃为5.5一6. 5、真胃为3.0狗、猫、猪为I一2。故弱酸性药物或中性药物在猪、狗、猫胃中容易完全吸收,在反当动物的胃中吸收较少。
在小肠弱碱性环境中,弱碱性药物多以非离子型存在,故容易吸收;而酸性药物大部分解离则难以吸收。
剂型不同,吸收速率亦有差异。一般说来,溶液剂吸收较快,散剂吸收较慢,片剂、丸剂的吸收就更慢。
此外,药物溶解的程度和速度、胃内容物的组分和充盈度、胃排空和肠蠕动的速率等都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4.透皮给药的吸收
动物的皮肤自外向内分为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层。
药物的透皮吸收首先要通过表皮的角质层屏障。角质细胞膜是含有类脂质的半透性膜,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
吸收的主要方式是被动扩散。
表皮下的真皮是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丰富的血管、琳巴管等,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小,透人此处的药物易被血管及淋巴管吸收。
完整的皮肤药物透皮吸收率较低,常需借助透皮促进剂〔 如氮酮、二甲亚矾等)、某些赋形剂(如聚乙二醉、丙二醇等)或透皮操作 〔 如清洗、按压、摩擦等)来促进吸收。
在温暖的环境中皮肤的血管扩张,比在寒冷环境中的皮肤吸收药物多。
一般而言,动物耳后、肢间、腹下等皮肤软薄的部位,比其他硬而厚的区域容易透皮吸收。
当皮肤的表皮损伤时,药物的吸收量可增大几倍至十几倍。
药物本身的理化特性、药物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与时间亦对药物透皮吸收具有影响。
低分子量水溶性和脂溶性很高的药物对表皮的透人性最大。
不溶解的药物需溶解于赋形剂中才能吸收。药物在皮肤上接触与停留的有效时间越长,则吸收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