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截至11月16日,全国已先后发生66起非洲猪瘟疫情,波及18个省(市、区),防控形势严峻。专家计算,目前中国已处理掉逾47万头生猪,生
猪养殖遭受直接经济损失超8亿元,间接损失尚无法估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65起疫情发生在家猪身上不同的是,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的这起疫情发生于野猪。这是我国首例野猪发生非洲猪瘟。这起野猪感染非洲猪瘟事件,将成为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因为野猪带毒后,就成为自然疫源地,在我国目前的养殖现状下,非洲猪瘟净化将遥遥无期。
那么,该怎样打好这场持久战呢?
任何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都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三个途径。所以,除了切实做好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方面因为无有效的疫苗,平衡猪群自身的免疫力变得非常重要。
平衡猪群免疫力,打胜非瘟防控持久战!
从农业农村部的布告来看,虽然病毒的毒株大致相同,但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却大有不同,这说明面对高毒力的非瘟,猪群自身免疫力还是起作用的。
平衡猪群免疫力,打胜非瘟防控持久战!
以往大部分养猪都认为是易感染的根源是免疫抑制(免疫力低下),近年来,提升免疫力产品广泛应用后,免疫力确实提高了,可易感染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那么,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呢?
科学家们对免疫力研究的脚步一直在前进,2010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弗吉尼亚医学院博士后周瑞华女士历经十余年的精心研究,其“免疫平衡” 理论终于获得重大突破,创立了《免疫平衡学》,此后,免疫平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吉鹏等研究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_Treg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唐丹等研究了支气管哮喘患儿Th1_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张永明等建立了肝移植后受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与免疫平衡模型。这些研究无一不说明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综合体,也只有这个综合体处于一个均衡的水平,机体才是健康的,才能发挥最大的抵抗力。
平衡猪群免疫力,打胜非瘟防控持久战!
非洲猪瘟死亡率高,无疫苗可以防,无药物可治;但其传播速度较慢,主要依赖于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依赖性疾病往往只要出现一头猪感染发病,就大概率会爆发。规模养猪业属于大群猪只集中饲养,如何预防第一头猪发病至关重要,因而若外部生物安全偶有漏洞,猪群综合免疫力就异常关键了。
第一头猪发病,需要以短时间接种到一定数量病毒为前提,但是如果外部生物安全水平良好,这是比较困难的事;而接触同样数量病毒,是否发病,则取决于该猪只的综合免疫水平。良好的综合免疫水平的标准,在于免疫水平处于平衡状态,猪只机体能对入侵病原微生物保持快速有效免疫反应的同时,又不至于错误识别免疫原,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发生。因此,无论免疫抑制或免疫亢奋,都属于免疫失衡状态,同样容易受到病毒攻击。所以,免疫失衡状态下的猪只更容易发病。在养猪板块,农业部种猪鉴定中心(广州)实验室主任樊福好研究员在进行大量研究后首次创造性的提出了“猪群健康评价体系”。该体系明确指出猪群的免疫力可细分为免疫抑制指数及免疫过敏指数。而过敏指数超出一定的范围将出现明显的超敏反应。
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与临床试验表明,动物抗病能力与生长性能并非完全决定于免疫水平高低,更决定于免疫水平是否平衡,过去我们片面的去提高动物免疫力而忽视了过敏,以至于我们在提高猪群免疫力的同时不经意间提高了猪群的免疫过敏指数,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发生。
所以,保持猪群自身免疫平衡状态是猪群安全的基石,也是打胜非瘟防控持久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