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精准·省心·可靠
|
|
1 发病情况
2015 年 4 月 8 日何某购进土杂肉鸡苗 2200 羽, 采用大棚地面平养育雏,分别进行过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病疫苗免疫。饲养28 天未见明显异常, 第 29 天开始白天诱导雏鸡进入林地放养,晚上回棚舍补喂饲料。 第 38 天时发现鸡群采食量减少,有鸡出现精神不振,羽毛蓬乱,呆立,不愿走动,拉出带红色稀粪,病鸡数逐日增加,从第 40 天起有鸡死亡,日渐增多,到第 44 天,5 天内共死亡鸡 168 只,养殖户曾按大肠杆菌肠炎治疗,用诺氟沙星饮水、拌料效果不明显,前来求诊。
2 主要症状
临诊观察鸡舍内垫料比较潮湿 ,棚舍外四周不平 ,卫生欠佳,地面潮湿,有分散小积水坑。 舍内、外地面均见血样粘液粪便。 病鸡精神萎顿,闭目宿头,打瞌睡状态呆于角落处,行走无力。 羽毛松乱无光泽,病鸡冠、肉髯苍白,贫血明显。 排出红色水样稀粪,肛门部粘着有红色粪便,有的粪便中可见黏膜样物质。病鸡口渴常饮水,食欲减少或停止,嗉囊空虚有液体,病鸡翅膀下垂,严重的瘫倒伏地不起。 发病数占鸡群 40%左右。
3 解剖病变
现场解剖病鸡 12 只,病变大体相同:病鸡消瘦,皮肤干燥,弹性差;主要见肠道病变,盲肠肿胀,比正常约大 1~2 倍,肠腔内有多量血液,有的盲肠内有血凝样物质,盲肠变硬,较正常萎缩变短,外观象紫红茄子;有的小肠黏膜粗糙,有出血和灰白色斑点,小肠内出血,有干酪样物质。 直肠内有红色稀粪便和粘液;胸、腿部肌肉淡灰白,法氏囊大小、颜色未见出血;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变化。
4 实验室检查
4.1 刮取剖检病鸡盲肠黏膜液涂片,用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低倍镜下检查,看见椭园形淡黄色的卵囊,外有一层壳膜,周围是透明区,中间结构匀称。
4.2 取新鲜鸡粪约 10 克置于小杯内,加入少量饱和盐水至50 毫升搅匀,将粪液用滤网过滤,过滤粪液静置 30 分钟,用细铁丝圈粘取液面,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均发现椭圆形浅黄色的卵囊。
根据流行病学、发病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球虫病。
5 防治措施
5.1 隔离病鸡,迅速将有症状的病鸡隔离治疗。 其余假定健康鸡作预防性治疗,控制鸡群病情扩大。
5.2 清场消毒,清除鸡舍潮湿陈旧垫料,彻底清扫,铲除鸡舍四周、运动场表层污染泥土堆沤发酵,鸡舍地面及运动场撒布生石灰,更换干燥新垫料,用百毒杀 1︰300 浓度喷务消毒鸡舍墙壁及用具等。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鸡舍通内通风,空气良好。
5.3 用 30%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 按每千克水加 1 克混饮,连用 3 天,停 1 天,再用 2 天 。 每 100 千克饲料拌入 100 克30%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饲喂鸡群,连用 4 天。
5.4 同时按每千克水加入 10 克多维葡萄糖粉供鸡混饮,保肝、强心、解毒,增强机体抗病力,促进病鸡康复。采取上述防治措施 5 天后取得明显效果。 第 2 天起死鸡减少,第 7 天不再出现死鸡。 鸡群食量增加,日渐恢复正常。
6 诊治体会
6.1 鸡球虫主要是寄生在鸡的小肠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鸡吃了已完成孢子发育的球虫卵囊后, 在肌胃中被消化释放出子孢子,进入小肠壁上皮细胞内进行增殖 ,引起肠管发炎 ,肠壁毛细血管破裂,造成肠管出血,消化机能障碍,营养物质吸收受阻,所以呈现病鸡消瘦、贫血和拉血粪等症状。 同时因肠道内分解的毒性物质被机体吸收,使病鸡发生自体中毒,表现出精神不振 、昏睡和翅膀下垂瘫痪等中毒症状。 也给其他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创造了条件,容易继发其他疾病。 广昌县地属南方温暖、湿润型气候,梅雨季节,湿度大,最适应球虫卵囊发育,一旦养殖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防控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雏鸡球虫爆发性发病。
6.2 发现病鸡要尽早诊治,赿早赿好。 根据实践,当出现病鸡2~3 天,鸡群就会发生大批死亡,日渐增多,多数情况下若能及时发现,诊断准确,尽早合理用药,可以迅速控制发病扩散,减少雏鸡死亡。 因此,饲养员要加强技能培训,养成良好饲养管理习惯,细心观察,掌握鸡群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合理处置。
6.3 养殖户要加强鸡群饲养管理, 控制好鸡舍垫料湿度,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加强鸡舍、运动场地、用具 、饮水卫生消毒,选用几种抗球虫药轮换,定期进行预防性给药 ,对于防制鸡球虫病爆发性发病具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地面散养鸡更为重要。
6.4 该山地养鸡户鸡舍条件简陋,舍内外湿度大,卫生条件不理想,环境污染较重,又是梅雨季节,也没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给球虫病的急性爆发创造了条件。 经统计,该群鸡共发病 966羽,发病率 43.9%,共死亡鸡 383 羽,死亡率 39.6%。 应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